|
朋友在美国学车,他妻子在中国学车
辣眼时评 华声论坛 http://hs.hnol.net
朋友做为访问学者在美国呆了半年的时间,在这半年中他学会了开车,拿到了美国的驾照,而巧合的是他的妻子这个时候也在国内学车,准备考一份中国的驾照。因此这件事就有了一个参照。
据朋友讲,他学车的想法是他美国房东给提醒出来的。首先说明的是,朋友是国内一所名牌大学的副教授,做为派出的访问学者到美国一所大学里进修,或者说得好听点,也叫文化交流、学术交流,由于要在美国住上半年的时间,因此他在学校的附近找了一个房子租下来,与他同租这套房子的还有几位那所大学的学生。房东是一个老头,据说参加过越战。朋友住下后,有了与房东的交往,知道房东也是个热心人。
时间久了,看到朋友出入总要步行,或打出租,就说自己的车也闲着,他要喜欢可以开出去,可是朋友根本不会开车,也没有驾照。于是房东建议他去考一个驾照,他开始还有些犹豫,怕在美国考驾照太麻烦,太费钱,还无法转回国内去。可是房东告诉他很容易的,说美国的驾照世界通用,中国也不例外,于是朋友给国内的朋友打了电话,问了一下驾照转籍的事,国内的朋友告诉他,国内只收个翻译费,一二百元就能转过来。这么一说他动了心,于是决定在美国考一个驾照。他不但要自己考驾照,还动员远在中国的妻子也考个驾照,他们在大洋的两岸同时考,看看谁拿到驾照更快一些。这似乎象一个小小的竞赛,两个人同时都开始动做起来。
在美国,朋友去在美国朋友的指点下去了当地的机动车管理员,进行了报考登记,交了二十美金,并领取了一本英文的笔试资料,管理局官员告诉他六天之后可以过来进行笔试。回去后朋友认真地把资料看了几篇,想一次性过关。六天后他来到管理局,被领到一个相对封闭的小屋里,里面有电脑,朋友通过电脑就可以参加笔试了,笔试题全两批,第一批十五道题,这十五道题是必答的,一道也不能错,错了下面的题就没有机会答了,就要过些日子再考,很快,朋友就把这十五道题摆平了,下面又出现了四十道题,这四十道题不一定全部答对,但是分数要达到80分才算合格。还好朋友错了几道题,但是得够了80分,顺利过关了。管理局给他办理了临时驾照。在美国,有了临时驾照,你就能在路上开车了,不过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副驾驶的位置上,必须坐着一位成年的有合法驾照的人。因此房东家的上中学的小女孩就成了朋友的副驾驶。就这样朋友开着房东的车,大摇大摆地上路了。
在中国,朋友的妻子找到当地一所驾驶学校,交了2700元人民币,也开始了漫长的驾驶学习历程。学习了三个月,本来笔试的日期都定下来了,可是不知何故经常改变,一变再变,弄得学员们心里一片烦躁。为了考试过关,学员开始轮流宴请教练员和考官。经过一番折腾。笔试终于过关了,可是接下来的实际驾驶考试也是一波三折。
朋友在美国开了四个月的车,觉得没问题了,就要求进行路考。在美国,没专门的考试场地,路考也是在正常的大街上进行,车也是自备的,给朋友做考官是一个女黑人,她看上去表情很冷,可是上车就坐在他的身边后却和他聊起了家常,夸他英语说得很好,还问了他家里的情况,当考官听说他妻子也在国内考驾照,还向他竖起了大拇指,连声说:“Good。”。在美国通过要打转向灯起步上路。路考的线路由主考官确定,有繁华的街道,也有市郊的公路,上道后,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密切注意路上交通情况和前方交通标志。按照考官的指令他小心翼翼地完成每一个动作,完成最后一段路之后,他停下车,考官向他又竖起了大拇指,说了声:“Good。”。他知道他过关了。他和考官回到机动车管理局,在那里一会就把正式驾照拿到手了。
前一段时间,朋友回国了,可是妻子的学车经历还没有结束,驾驶学校已经三次把考试的日期推后了,第一次说好了要考试,可是考官司临时去外地学习了,第二次通知要考,结果交警系统开展业务大练兵,取消了考试。第三次重新把日期定了,可是考官调转,新考官还要理顺工作。最可气的,是有些考试学员,在驾驶学校的授意下,给前一个考官送了不少礼,看来这些礼是白费了。这段时间我没和我的朋友联系,不知他的妻子驾照考下来没有,我想在中国,有些事真的是好事多磨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