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250250250 于 2013-6-25 00:34 编辑
王杰是济南军区一个坦克师工兵班的班长。一次在地雷实爆演习时,他违规用一个炸药包代替地雷作示范,在摆弄时拉火管冒出火花,燃着了导火索,王杰被炸死,周围的十多个民兵受重伤。王杰由于违规操作导致死亡,而$$又吹嘘他“在大家还没有弄清是怎么回事的时候”扑向炸药包,“保卫了民兵和干部”,接踵而来的又是一系列宣传:《王杰日记》和《王杰专辑》;歌曲有《王杰,我们的好榜样》、《愿把青春献人民》、《王杰的枪我们扛》、《王杰小唱》…… 《我的战友邱少云》,描写朝鲜战争“志愿军”邱少云的“英雄事迹”。当时,《人民日报》的随军记者郑大藩在看了邱少云的简要事迹后产生两个疑问:一是燃烧弹落在什么地方?是打中头部死亡后燃烧起来,还是从远处烧过来?二是谁看见邱少云烧死的经过?他一直想弄个水落石出,但并未调查清楚。还有人提出质疑:邱少云在战斗前被烧死,他随身携带的武器(如手榴弹、爆破筒等)在燃烧过程中为什么没有爆炸?埋伏的地点离敌人那么近(只有六十多米),烈火在邱少云身上燃烧半个多小时,居高临下的敌人大白天为什么没能发现目标?邱少云实际上是一个前国军士兵,并不“根正苗红”,在即将执行潜伏任务时其内心忐忑不安,充满恐惧。他很可能是被燃烧弹直接击中而死,课文里所写的情节完全是后来编造的“官方故事”。 “铁人”是如何出炉的呢?据当年石油工人的回忆,王进喜从玉门油矿调到大庆油田时,大庆已经打出了二十口油井,并不是王进喜来后才创业出油。泥浆固井也只是开采油井的一道工序,并不是发生井喷时采取的紧急措施。当年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井喷的人是两位技术员,是他们不顾一切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才有了大庆第一口油井。当时,领导了解情况后想树立典型,但不能是“臭老九”,一位元老工程师领会了领导的意思后,推荐了自己的手下王进喜。至于点起篝火学马列,是因为当年工人工作辛苦,而油田只给他们菜窝窝团吃,吃不饱而怨气很大,领导才强制他们学习马列。 《草原英雄小姐妹》真实的故事是:1964年2月9日,牧羊人吴添喜去喝酒,把羊群交给女儿龙梅和玉荣照看。突然起了暴风雪,小女孩失去方向感,盲目地跟着羊群乱走了70多公里。2月10日上午11时左右,牧民哈斯朝禄和他9岁的儿子那仁满都拉看见了羊群,并发现了龙梅。他把龙梅救到白云鄂博火车站的扳道房交给扳道工王福臣,然后呼叫其他铁路工人一起到山里救出了已经休克的玉荣。两姐妹被送到矿区医院抢救,由于严重冻伤,龙梅失去左拇趾,玉荣右膝以下、左踝以下被截肢。王福臣得到了极高的荣誉,而第一个发现并抢救龙梅、玉荣的哈斯朝禄不但没有得到表扬,后来还不断被批斗,只因为耿直的他得罪了领导,被定为“反动分子”、“内控右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