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算了说 于 2012-9-27 21:47 编辑
http://bbs.703804.com/thread-14392352-1-1.html
近期,温州地区推出不少新盘,有不少机遇与陷阱存在,小编对购房有自己的独特方法,晒出来与大家分享,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总结出购房“七不买”原则。如果大家反响强烈的话,我再发买房“几大原则”,都是字字原创,字字心血,字字真知灼见。 一、楼盘取名冠冕堂皇的不建议购买。楼盘明明只有一小块空地,房开就敢取名某某广场;楼盘明明只有一小块绿地,房开就敢取名某某花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房开利用心里战术,给消费者营造这样的气氛:你住在他们的房子里面,就感觉自己是总统或是首相了,住在这样的房子里面非富即贵。如果你感觉你自己住这里,提升了自己的档次,那你就大大上当了。 二、楼盘地理位置不佳的不建议购买。地理位置对于楼盘来说非常重要。有些楼盘距离市中心很远,比如楼盘位于茶山大学城附近。虽然它的总价远远低于市中心楼盘价格,但是你住那里,就等于与市中心繁华相脱节,与城市生活脱钩。购物逛街不方便,买点东西特别是衣服之类的,你只能去市中心购买。再者,上班非常不方便,每天来往开车的话。交通费用是个大问题。不开车坐公交吧,坐车绕半个市区的滋味也不好受。虽然楼盘总价低,但是住久了,慢慢的生活成本也再不断增加中。 三、漫天宣传的楼盘不建议购买。报纸广告、电视广告、电台广告、网络广告、传单广告等。一般新盘开盘之前,房开会聘请专业策划团队对该盘进行包装。对售楼中心进行包装,给购房者感觉金壁辉煌的感觉,提升楼盘档次。亲,这些只是售楼中心,不是你家,它档次高不高,跟你一点关系都没有。一句话“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些费用都是买楼盘的人最后买单的,这些广告其实花的都是购楼者的钱。 四、交纳诚意金或意向金或保证金后摸文认购的楼盘不建议购买。很多房开利用该手段欺诈,来蒙蔽消费者。消费者感觉检到了实惠,其实是大大受骗。“天上会掉馅儿饼,但不会偏偏砸中你“。总结有3点: 1、消费者交纳诚意金后,房开公司会根据交纳诚意金人数多少上下调整楼盘价格。即“僧多粥少的楼盘,开盘价会大涨”。 2、开盘前未确定开盘价的楼盘千万不要购买,这样房开很容易利用策划宣传等手段,让你们哄抢,造成“僧多粥少”局面,好涨价。 3、摸文认购期间,房开聘请专业“排队”人士哄挤,你挤我,我挤你。造成大家抢购的局面。了解内部的人士都知道,这些人都是请过来的,1人1天100-200价格不等,有专业的公司专门搞这些项目。策划公司签合同:开盘当天,人数不少与多少多少人,少于多少人,分文不收的。这些排队的人是经过专业培训的,来往于各大楼盘开盘之间。“风头霉头二隔壁”,越是这样的东西越不要购买。一医、二医、三医有打广告吗?这些大医院不打广告,每天患者多地要命。打广告的医院都是没多少患者的民营医院。 4、房开承诺回购或承诺包租形式的不建议购买。房开套现后,回购是以后的事情,是未来的事情,几年时间可以发生很多事情;到时候房开倒闭或它人一跑,亲,你跟谁谈回购,跟谁谈包租呀,承诺也成了没有用的空头支票了。自己头脑要清楚很重要。 五、土地或产权不清晰的楼盘不建议购买。很多企业把企业产房改造成商铺出售,即出售该商铺的经营权或使用权。亲,你可知道。这些厂房原有的产权证早已抵押给银行了。企业是真的没钱了,才出售使用权或经营权。就象一个家庭一样,没钱了才会变卖家产,能卖的东西尽量卖掉,目的也是为了尽快回笼资金即套现需要。总结3点: 1、你买了商铺后,生意好与不好,跟它都没多大关系了。它的主要目的是套现。以后你自能自生自灭。 2、懂点基本法律的人知道有《物权法》,简言之:物权利在使用权、经营权之上的,作为物品作在第一属性。这些产房的物权已经抵押给银行了,如果该企业出现什么问题,银行是直接收回该物进行拍卖的,你购买的使用权或经营权你说还存不存在,风险真的很大。 六、有硬伤的企业开发的楼盘不建议购买。现在银行为了融资,都是采用个人联保或企业互保的形式。就象一条绳子上的2只蚂蚱,你死我也活不了。A企业出现问题,跟它互保的B企业就要为它担保承担债务。有这样硬伤的企业开发的楼盘会好的了吗?总结2点: 1、企业有硬伤,资金就肯定有问题,楼盘建设方面只能靠偷工减料来实现盈利。 2、企业有硬伤,开发的楼盘很有可能开发到一半,资金链断裂,导致烂尾楼出现,到时候你哭都来不及。 七、楼盘有各种说法的不建议购买。虽然现在科学技术比较发达,但是有很多事情目前科学还无法解释。在中国这样一个崇尚佛、道这样的国都,牛鬼蛇神什么的,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路冲、桥冲、河道冲、寺庙旁、道观旁、医院旁、火葬场附近等,这些房子今后升值空间不大,不建议购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