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78|回复: 4

丑闻信任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6 00: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知道读者注意到没有,我们这个社会已经患上了一种社会性心理疾病,即“丑闻信任症”。
    这种病症的典型症状是:网民习惯性地相信社会上发生的各种负面新闻、丑闻,尤其是来自官场和娱乐圈的丑闻;对于各类正面的、好的新闻,通常都有所怀疑,认为是作秀、炒作,或者是故意拔高和充满水分的虚假宣传;习惯性地同情草根和弱势群体,反感、仇恨权贵等既得利益者和强势群体。
    造成这种症状的原因是:整个社会存在着贫富对立、官民对立、强弱对立,存在着严重的信任危机;强势群体和既得利益者“为富不仁,为官不清,为人不德”,缺乏道德地位和可信度,成为丑闻的主要制造者和高发者,导致丑闻层出不穷,催生和促成了网民的心理定势和“丑闻信任症”。
    ——对于患上了“丑闻信任症”的网民来说,他们内心潜伏着根深蒂固的对强势群体的厌恶乃至憎恨,对强势群体的各种丑闻早就有了足够的心理预期,喜闻乐见强势群体出现各种丑闻或者因丑闻而倒霉,以便利用丑闻获得一定程度的话语权,通过围观、传播、批判丑闻,集体发泄心中积郁已久的不满,声援弱者,并获得某种程度的心理平衡。在我看来,丑闻的象征意义在于,网民需要的只是一个机会和由头,以便获得参与和发泄的机会。
    在网民的“丑闻信任症”面前,丑闻当事方任何关于丑闻的所谓公关,都显得微不足道,只会火上浇油,引来一波有一波的舆情反弹和反扑。
    知道如今在网上制造一个官场和娱乐圈的丑闻有多容易吗?只要是涉及官场和娱乐圈的丑闻,网民都怀着“莫须有”的心态,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即便事后证实那只是一个谣言,但网民依然相信丑闻的存在——丑闻的当事人或许受到了冤屈,但丑闻本身的形式却是真实的,只待有人对号入座:所谓的万变不离其宗,对于官场丑闻,网民习惯性地联想到腐败和暗箱操作;对于娱乐圈丑闻,网民通常认为是炒作和潜规则;而丑闻的主角,只不过是一个符号……
    当然,绝对不能责怪网民的“丑闻信任症”。任何社会心理症,都起源于社会本身,源于社会某种程度的不公平、不合理、不民主、不道德、不正义和不诚信;况且,网民的“丑闻信任症”,也体现了草根的道德和正义,这是我们这个社会良知和道德的基础,对社会丑恶现象也起到民间的监督和制衡作用,有助于维护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平;不仅如此,“丑闻信任症”也折射出我们这个社会亟待解决的信任危机问题。确实,既得利益的强势群体,诚信度和道德感都太低下了,低下到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网民的“丑闻信任症”是不是有助于让这些丑闻高发者和习惯性制造者有所收敛和警醒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6 05: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官是为了政府的福利太好了,油水多。入党是为了能从党的手里获得更多的权利和金钱。目标的这么明显,大家都想从政府和党哪里获利,在这个基础上官场还有信任度吗?明星太好赚钱了,所以也是人压人,有明星想从丑闻中获利,有明星被人陷害了。只能说这两个职业太好了.都是很赚钱的行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6 10:36:2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人 比较容易相信不好的东西 - -。
反倒对美好的事情 经常会有疑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6 11:06: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丑闻信任症其实是一种民间情绪,是相对弱势群体对“官、富”等强势群体不满的一种情感发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6 11:2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今社会还有什么好的东西,值得人们信任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社区动态|免责声明|隐私条款|联系我们|手机版|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 浙ICP备18042709号-3 )

浙公网安备 33032602100245号

GMT+8, 2025-8-9 16:10 , Processed in 0.05621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