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21|回复: 16

铁老大,难道非要死了人你才会重视安全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24 10:4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为什么避不了雷击?
动车沿线打雷闪电经常发生,路线中的牵引变电所均采用“保护特性好、通流能力强、可靠性高”的氧化锌避雷器对输变电设备提供“最佳保护”,而动车车厢顶部的受电弓处都安装有避雷器来避免雷击,可在事故发生时这些避雷器怎么都失效了?讽刺的是,在一个多月前的6月16日,铁道部针对近期国内的特殊天气,还要求“设备管理部门按照防雷工作要求,组织设备和人员,加强对避雷器、架空地线、接地装置等防雷设施的检查,及时更换已经出现故障的防雷元器件,做好防雷措施的加强,确保防雷设施发挥作用。”(具体请搜索“铁道部:密切关注雨情防洪防雷 确保铁路运输安全”)

请问相关部门,你们检查了吗?更换元件了吗??确保防雷设施发挥作用了吗?不要推脱说雷打得不规范,没有按你们设计的打,这很搞。

2.调度中心在干些什么?
现实中常见的汽车追尾事故,一般是因为前后两车车距太短所导致。如果这起动车事故发生时两列动车之间车距太短来不及紧急制动刹车,我们在心理上可能会相对容易接受一些。可值得注意的是,D301次动车从上一站温岭站出发的时间是19:14,到达温州南站的时间是19:44,而D3115次动车从温岭站出发的时间是19:23,到达温州南站的时间是19:59,为什么本应比D301晚15分钟到达温州南站的D3115反而出现在了D301的前面?到底是D3115开得太快了,还是D301之前晚点得太离谱,然后为赶时间而一路狂飙不顾乘客死活?

更为重要的是,D3115理应在19:59就到达温州南站,而事故发生在20:34分,在这半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如果确实因为雷击而只能缓慢行驶,那么驾驶员或列车长本该早早提前通知调度中心安排调度,而后车D301的车载计算机也应该早早收到减速信号甚至停车。可在这半个多小时里,在避免事故的时间完全充足的情况下,到底是动车工作人员睡着了,还是调度中心根本没有进行调度?

3.工作人员都哪去了?
事故发生之后,求救的第一个微博是这么写的:“现在车厢里孩子的哭声一片!没有工作人员出来!快来救我们!”无独有偶,另外一个在场微博博友写道:“我已安全撤离事故区到达安全地,一路上让我感动的是旅客自发组成的志愿者排长龙送我们下山,生气的是居然没看到一个工作人员!!!”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的是,在孩子的一片哭声中,在乘客全体的慌乱中,在局势存在进一步恶化趋势的情况下,那些美丽的动车乘务员和工作人员到底都跑哪里去了?难道我们每次遇到突发伤亡事故只能依靠运气或自发的组织?

在相关部门没有给出确切答复前,我不知道这些问题背后的真相究竟只是天灾还是存在着人祸,我只知道如果不采取一定措施,这起事故不会是最后一次,或许下一次,就可能发生在垫背的你我身上。

结束语
无论如何,为死者祈祷,为生者祝愿。愿死者安息,生者坚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4 10:54:55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24 10:5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故发生后,______高度重视,______当即作出批示,要求不惜______搜救______人员,全力抢救伤员,查明事故原因,积极做好善后工作,并注意搜救人员安全。____________当晚赶到事故现场指挥搜救,并决定启动______预案,接着连夜赶往______看望伤员,随后马不停蹄召开______安排部署施救和善后工作,______在发言中强调要认真贯彻执行______的批示,并要求举一反三吸取______,全______立即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______成立了以______为首的事故应急处置小组,分设现场抢救、医疗救治、善后处理等三个工作小组,并组织公安、消防、武警、应急救援队及当地群众等近______人,全力以赴进行______,目前,现场搜救工作仍在紧张有序进行中,广大_____情绪稳定.........。经过近______的努力______工作取得全面胜利,涌现出一大批______集体和______个人,目前表彰大会正在进行当中...........。
  
  ---------------------------------------------------------------------
  每一次事故发生,首先报道的不是最新实况,而是政府官员如何指导救援,取得怎样的成效。。。这是麻痹别人还是麻痹自己?中国大跃进,冲着GDP一路狂飙,完全不顾普通民众的承受能力。民怨四起,是不是该反思该改进?我们不是一定要死揪着某个人来负责一个事故,我们只是希望能活在一个安全的国度,能吃上放心的食物、乘坐放心的交通工具、生病了能放心的就诊,能放心的生活学习,这样的要求很难达到?{:soso_e129:}

点评

举双手赞同: 4.0
举双手赞同: 4
精屁,哥跪拜了。  发表于 2011-7-24 12: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4 11: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50:}{:soso_e150:}悲哀,希望领导人亡羊补牢..让动车安全点,现在基本上一年要乘动车五六次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4 11: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09:}{:soso_e1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24 11:3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速先锋”李东晓(时代先锋)
  本报记者 陆娅楠
  《 人民日报 》( 2010年12月14日 01 版)
  
    李东晓在执行作业。
    张京明摄(新华社发)
  
    李东晓,中专毕业,普通司机,却创造了中国高铁的众多“第一”。他考下了中国高铁第0001号驾驶证,冲出了中国高铁第一个世界时速纪录,培养了中国第一批高铁司机,参与编写了中国第一本高铁操作教科书……
  
    中国正疾速驶入高铁时代,李东晓是这个新时代的提速先锋!
  
    勤学苦练,肯钻研,10天把高铁开回家
  
    身高1米8的李东晓,浓眉大眼,身板笔挺,是北京铁路局机务段的一张名片。这不仅因为他当火车司机20年来,零事故,技术精,更因为他与中国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有着不解之缘。
  
    2008年3月16日,李东晓等10位北京铁路局机务段的司机,被选为共和国的首批高铁司机,奉命到中国北车唐山轨道客车公司学习驾车。此时,李东晓和同事们与CRH3型国产高速动车尚未谋面,甚至不知道司机操作台有多少开关。
  
    但是倒计时已经开始。8月1日,京津城际高铁正式服务北京奥运会,接受来自五湖四海的乘客的检阅。7月1日,京津城际高铁进入试运行。此前的4个月,动车必须在线路上跑完4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奔跑10圈,以配合线路、信号、供电、车辆等各部门完成调试。
  
    多一天调试,就能多给旅客一份安全与舒适。上级下了“死命令”:培训时间10天。10天后,必须把第一列时速350公里的动车组开回北京!
  
    “没有两三个月时间,你们是开不走的!”坐镇唐客、指导培训的德国专家迈克斯连连摇头,从零开始学习,只用10天要驾驭世界上最先进、最复杂的高速动车组,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不出10天,我们不仅要学会,还要把这列车开到北京!”李东晓不服输。
  
    “回北京可以。就安全角度而言,只能让别的机车把这车给拉回去。” 迈克斯是个倔老头儿,秉承了德国人一贯严谨的态度与工作作风。
  
    这话让李东晓的荣誉感与使命感瞬间迸发。开了十几年桑塔纳的司机,现在有机会开奔驰车了,却要自己开着拖车把奔驰接回家,这不是最大的羞辱吗?
  
    “那我们就打赌吧!10天后我们肯定能开走!”李东晓比迈克斯更倔,他“相中”了迈克斯胸前佩戴的徽章——代表德国高铁司机资质最高等级的徽章。
  
    赌约确定,培训开始,小伙子们却一下子傻了眼。
  
    车子的复杂难度,前所未有。CRH3型动车组运行时速350公里,是当时世界上运行速度最快的列车。全车结构复杂,线路密如蛛网,连接着十几万个零部件,仅故障代码就有2000多个。
  
    驾车的操纵难度,前所未有。既有动车司机操纵台上仅十几个按钮,高速动车组却有四五十个。每一次操纵都是一道排列组合题,判断时间来不及眨眼,因为1秒后,车子就前行97米。纠错机会,稍纵即逝。
  
    资料的理解难度,更是前所未有。《CRH3型动车组技术资料》是一本670多页的德文“大砖头”。翻译是铁路外行,专业术语翻译得极其怪异。再加上高速动车知识覆盖了信息、材料、力学等新领域,李东晓们没有一个是大学生,必须从头学起。
  
    再难的路,难不住中国铁路人的脚步。一个以秒计算的铁路时代即将到来,而李东晓们就是开启这个时代的提速先锋!激动,兴奋,大家恨不得一天当成三天用:白天听讲课,晚上分头整理学习笔记,深夜再集中交流,即便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也没人提出“中场休息”。
  
    李东晓是老大哥,驾驶经验最丰富,求知欲最强,而且问题总能问到点子上。他提的问题,实战性强,又体现中国国情,常常把德国专家问懵,最后不得不挂越洋电话回总部,请教大总工。
  
    时间飞逝,进步飞速。中国人的学习能力让德国人刮目相看!
==============================================================================  
  不要说德国人呆
  连日本人呆着吧
  你们能做到撞车吗{:soso_e129:}

点评

举双手赞同: 0.0
举双手赞同: 0
  发表于 2011-7-24 12: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4 11:3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论如何,为死者祈祷,为生者祝愿。愿死者安息,生者坚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4 11:54:45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救人,后算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4 12: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执无失 发表于 2011-7-24 11:31
“提速先锋”李东晓(时代先锋)
  本报记者 陆娅楠
  《 人民日报 》( 2010年12月14日 01 版)

{:soso_e1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4 14:3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愿死者安息,生者坚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社区动态|免责声明|隐私条款|联系我们|手机版|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 浙ICP备18042709号-3 )

浙公网安备 33032602100245号

GMT+8, 2025-8-28 02:20 , Processed in 0.06589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