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20|回复: 1

消除精神病歧视2有点长,希望耐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5 22:2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专业知识的缺乏影响报道质量  为了进一步寻找影响精神卫生报道质量的原因,课题组编制了媒体工作人员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记者对精神疾患的知晓度、对精神病人的印象、报道态度和方式,以及报道过程中的制约因素等。共有40名上海从事卫生报道的一线记者自愿参加调查。结果显示:
  一、记者对精神卫生知识了解较少。大多数被调查者(68.6%)只是在采访过程中接受过相关知识的介绍,有较系统了解的比例仅占11.4%,还有近20.0%的记者似是而非地了解一些相关知识。83.8%的记者认为需要尽早治疗精神疾患,但有10.8%认为只有非常严重的时候才需要到专业机构治疗。
  二、记者对精神病患者群体的既有印象不佳。有18人(45%)提及了可怕、失控、疯狂、性格极端、暴力等负面词汇,16人用较中性的词汇进行描述。
  三、记者在报道内容方面的关注点不够均衡。对新出现的社会心理问题最感兴趣(87.5%),其次是患者的生存状态、权利和法律问题(57.5%)、精神病的致病机理和治疗进展(50.0%),对社会对精神疾病和患者的态度和评价等主题关注相对较少(35.0%)。
  四、记者在报道时援引的语言有所偏颇。有意识引用专业人士的语言,“有时候引用”和“大多数时候引用”的比例为91.7%。精神病患者或家属的语言引用较少,只有41.7%“有时候引用”。大多数记者(63.9%)对患者持同情的态度,希望能通过舆论帮助患者,对精神卫生方面的问题持就事论事、客观报道态度者占36.1%。
  值得注意的是,记者调查中对专家语言的有意识引用,与上述文本分析中鲜见专家语言的结果形成了鲜明对比。这表明在采访过程中,记者接触专业人士的渠道仍有待拓宽。
  五、记者在问卷调查中表示出增加精神卫生知识的愿望。希望专家系统全面介绍精神疾病知识的受访记者占87.0%,但由于“专业人士难找,无法获得科学信息”、“社会不重视,知识普及太少”、“专业性太强”等原因阻碍了相关知识的有效获取。此外,记者还提出了一些采访中面临的技术和伦理障碍。如,病人及家属不愿接受采访;媒体从业人员自身对精神病存在错误认知,难以客观报道;处于增加报道影响力和可读性与尊重病人两难等问题,需要引起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6 11:4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都来看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社区动态|免责声明|隐私条款|联系我们|手机版|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 浙ICP备18042709号-3 )

浙公网安备 33032602100245号

GMT+8, 2025-9-7 22:37 , Processed in 0.05365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