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害者自生自灭给土壤解毒,首先得给那些已经中毒的农民解毒。但已经受到危害的当地农民,如何证明自己受到了污染时一件极为困难的事。在记者的采访中,发现在中国,没有找到一例确诊的“痛痛病”。记者找到“思的村”,的确发现数名有不明骨痛的村民。但他们说,医院不能诊断清楚他们的病,他们只好自称“软脚病”。村民还说,当地政府从未就他们常年食用含镉大米一事有明确说法,更未专门组织体检。没有医院愿意确诊,只要没有人承认这是重金属污染,也就没有人需要负责。 [详细
土壤污染情况不明土壤重金属污染受到关注,往往只是一些个别案例。无论在政府还是学界,对此并没有准确、详细的现状研究。近几年,有一个关于中国耕地重金属污染的数字反复被学者和各级政府引用,即中国有五分之一耕地被污染,总面积2000万公顷。还有一个数据也被广泛使用,即中国受镉污染的耕地面积近1.33万公顷,共涉及11个省的25个地区。经陈同斌考证,两项数据均无确凿依据。前者明显被夸大了,后者明显又太少了。数据打架,凸显学界和国家相关部门对土壤污染不摸底的现实。
修复土壤花费巨大现在,世界上采用的土壤修复方法,主要有工程措施、物理化学修复、生物修复和农业生态修复等。但不论哪一种措施,都需要耗费大量的金钱。上世纪七十年代,日本曾进行过土壤修复,耗费了大量钱财物资。据日本环境省官员介绍,现在修复1公顷土地的费用,大约是2000万到5000万日元(折合人民币相当于几百万元)。在《神通川流域污染农地复原表》中,记录了过去40年的土壤修复费用,共约420亿日元,折合人民币将近30亿。而这还不是终点,由于土壤修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就意味着,将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连续投入。 [详细
政府的决心是关键有学者提出,由于污染主要是前任政府造成,各地现任政府更愿意选择逃避责任,而不愿直面问题。导致问题堆积,伤害继续,以及新的污染仍在形成。反观中国土壤污染在过去数十年的形成过程,即与各地政府“紧密相关”。相当数量污染工矿曾是各地国有企业;还有很多非国有企业,至少也一度被地方政府认为是环保的。地方政府更关心的是GDP和升迁,而不是前任留下来的问题。因此,现在我们看到的情景是,到处都在拆迁建设,却很少有地方在进行环境治理。前者的成果立竿见影,后者却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见成果。很显然,官员更喜欢前者。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