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71|回复: 12

不要大事小情都要老百姓来捐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16 14:44: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些年,对于捐款一词,老百姓再熟悉不过了。办教育要捐款,扶贫要捐款,修条路要捐款,搞个运动会、办个什么节要捐款,那块遇个灾,什么地方遭了难也要捐款,至于谁家孩子上不起学,哪个穷人看不起病还要捐款。一年下来,大大小小总要捐几次。
  捐款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搞捐款,像美国那样富有的超级大国,来个飓风,对世界其他国家的捐款,无论贫富,也是来者不拒。古代似乎也有捐款这码子事。京杭大运河陵口段河畔,就有一高约1.05米,宽约0.7米的石碑,记载附近老百姓捐款建造当地渡口的史料。当地渡口因船坏而逐渐停用,为给来往客商提供方便,嘉庆21年,运河南北两岸52村村民自发捐款建渡口,为南来北往客商免费摆渡。但捐款不可太频太滥,首先要分清哪些该捐,哪些不该捐。
  下面三种捐款似在该捐之列:
  一是哪个国家或地区遭遇到了空前的大灾难,该国或该地政府急需要友邻伸出援助之手。如东南亚海啸,美国遭卡特琳娜飓风袭击,我国98年江南大水灾。但这种捐款主要靠国家、政府,大公司、大财团,以及富豪大款,他们有实力,拿出点钱来只是九牛一毛。老百姓只能象征性地尽力为之,你那点钱只不过是杯水车薪。
  一是那个小地方哪个小团体搞点公益事业,大家共同得利。如修个桥,铺个路,挖个渠、治个污染什么的,村民一商量,大家都同意,就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大家一起把事情办好,过河不用坐船了,出山可以坐汽车了,或者门前的臭水泡子不见了,谁也不用再闻臭味了。因为大家都有好处,钱没白拿,谁都没意见。
  一是哪个近邻、同事或者你喜欢的好人遭了难,得了大病,有了生命之虞,确实无力救治,发扬一人有难百家帮的精神,时髦话叫做献爱心,每人拿出点钱来,积少成多,使其能过此大难。但从另一面考虑,大家捐的钱不都让医院赚去了吗?医院不能减免一点吗?少赚一点又有何妨?该人所在的单位、部门是否也应该尽全力求助?我们这些山老鸹都献爱心,你们仓老鼠为什么不也献出点爱心?
  至于政府要建个学校,搞个运动会,修个广场,也要百姓捐款,人们不仅要问:政府是干什么的?你们不是年年都说产值增加了多少多少吗,钱都在什么地方?各种名目繁多的税收,都干什么用了?何况从国家到地方办事都必须量力而为,如同每个家庭过日子一样,有钱买房子就买,没钱就不买,没有那个实力就不办那件事。自己没能力办让别人拿钱帮你办,好意思吗?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申办成功之初,一位副市长就宣布,不主张百姓个人捐款,热情的群众可把钱用在改善生活或参与体育活动上。这无疑是明智之举,因为既然能够申请,就说明有财力举办。但有些地方政府却不如此,没有那个财力,非要搞点面子工程,于是就在百姓身上打主意。城市可能多了一个广场,有了一条步行街,在哪里竖起了什么碑,表面上好看了,自己有了所谓政绩了,可政府在百姓心目中的威信却降低了。
  至于捐资助学,什么一助一,搞什么希望工程,也有其不合理处。初中以下是义务教育阶段,义务教育是谁的义务?是各级政府的义务。政府有责任在适龄儿童集中的地区建起学校,有义务让每一个公民都受完九年义务教育。出现孩子无学可上或无能力可上等情况是政府的失职。当然地区有贫富之分,再贫穷的地区,没见到哪级政府没地方办公,为什么孩子就没地方上学?至于捐款赞助哪一个贫困学生读大学更完全是个人的事,社会无需动员。因为大学是收费教育,有钱就读,没钱就不读,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保证每个人都受到高等教育。读不起正规大学的可以读函大、读夜大,边工作边学习。国家倒可以办几所公费大学,毕业后分配到西部或边远山区工作。
  至于因政府的失职导致灾难性事故让百姓来捐款更说不过去。每人赔偿10万元也好,20万也好,不是紧急救助,属于政府赔偿,没有钱,卖楼、卖车、借贷也要由政府出,因为这是对政府过失的惩罚。有什么理由让普通百姓掏腰包替无能的政府受过?扶贫更是政府的责任,我们完全可以加大对高收入阶层的税收来截富济贫。民政部门应从税收中提留扶贫款。国家每年福利彩票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别只是富了上上下下的经营者,是否拿出一部分用来扶贫?
  我国虽然到处可见百万、千万富翁,但普通百姓的收入不算太高,百姓经商办厂要交各种税、工资阶层收入要交所得税,连存款那点利息都要交税,百姓对社会的义务都已体现在税收里面,没有义务再去赞助这个赞助那个,到处去捐款。捐款本是以自愿为原则,可好多捐款名曰自愿,实则强迫。规定处级多少、科技多少、普通百姓多少,不管你同意不同意一律在工资里扣除。这种捐款百姓怎能没有反感?政府机关和实力部门办公大楼一座座拔地而起,豪华坐骑不断地更新换代,每天灯红酒绿,政府部门节约一点,修个路,建个桥什么的,是否就不用再到百姓本来就很羞涩的腰包去里挤出几个钱来?加上媒体关于扶贫款、希望工程款被贪污、挪用,或者雁过拔毛,变成了某级政府的楼堂馆所的建设费、高档轿车的购置费,甚至吃喝玩乐的开支的报道,使老百姓对不断地捐款更加反感。
  捐款是民间的事,政府应尽量少出面动员捐款,更不能强迫百姓捐款。如果大事小情都要靠百姓捐款来解决,实在是有损政府的威信。
发表于 2010-8-16 15: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6 15:2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6 15:28:2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捐不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6 15:3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说的对,爱不能滥用,爱心亦不能滥用。这叫该出手时就出手,不该出手时不要逼别人出手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6 15:43:0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后领导先捐
一级 一级 往下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6 15:48: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6 15:5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6 16: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捐款不是问题,关键是钱有没有到那些灾民的手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7 10: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顶   1111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社区动态|免责声明|隐私条款|联系我们|手机版|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 浙ICP备18042709号-3 )

浙公网安备 33032602100245号

GMT+8, 2025-5-16 06:00 , Processed in 0.07295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