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独钓寒江雪 于 2009-9-13 15:49 编辑
平 阳 有 门
平阳有门——通风门。
平阳解放后,通风门又称解放门。可是老一辈人还是习惯称通福门或通风门。每到夏天,通风门是昆阳镇最热闹的地方。通风门里的石板凳总是坐无虚席。特别是正中午和傍晚,老老少少聚集在这里纳凉聊天,好不热闹。
两山夹一门,西边九凰山,东边东门山。从南面进入昆阳镇通风门是必经之路。以前的昆阳镇真小,站在通风门,居高临下,整个昆阳镇尽收眼底。顺坡而下,从通风门到北门桥不过一两支烟的功夫(功夫是平阳方言,指时间)。居说昆阳有东南西北四城门,可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印象里就只有南面的通风门。在她的石板凳上嘻耍过,躺过,和小伙伴争位子吵过。至今,纵然走到天涯海角,也能感觉到她吹来凉爽的风。
通风门两面的坡路好陡啊,解放后历经两次降坡,至今好象还有二三十度的坡度吧。坡南面曾经住着一个姑娘,以推车为业。因为坡徒,手拉板车上坡是很费力的,必须有人帮着推上去。小时候,我只要在坡路上走,常能看见那姑娘埋头推车的身影,因为总是埋着头,以至于我对她的长的是什么样子都没有留下印象,但她埋头推车的身影,至今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那姑娘用她自己推车赚来的钱,置了一百多件卡其布做的衣裳做赔嫁。在那个年代,卡其布是很受人们喜欢的,一件卡其布做的衣裳能穿好几年而不破呢。好面子的姑娘在昆阳人中传为美谈。
通风门北坡下,现在的保险公司大楼,以前是昆阳搬运站的旧址。走在昆阳的街上,偶尔我还能遇见满头白发的过去的老搬运工。有谁能知道他们在坡上洒下过多少汗水?有谁能知道推车人只能前进,不能后退的规矩?手拉板车上坡时,拉车人和推车人必须同心协力,一旦车子倒退又无法控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家有门,有门才是家。很想告诉新来的县长,一定要保护好通风门,也不必再搞第三次降坡了。为平阳人民保持那么一点记忆吧。有了通风门,平阳人才会有家的感觉。肥肠胖脑的官们有空闲时,也不妨去体会一下拉人力车的感觉。至于推车的,数十万平阳人民全都是呢。只有到了陡坡上,你才能知道拉车的和推车的同心协力是多么的重要。也只有站在了通风门上,你才能体会家的感觉。才会真心诚意的爱我们共同的家园。
有谁家孩子不长进,家长总会说“家门不幸呀。”平阳这两年正是平阳家门不幸呀。去通风门站一站吧,吹一吹南来的风。象当年由此进入平阳的游击队那样,接受人民的爱戴。平阳才会有门。
(谨以此文作为国庆礼物,献给为平阳人民开启希望之门的平阳第一社区。您辛苦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文章不在长,有心则达意。您说呢?别外:这两天服务器又怎么了?慢得出奇!假如您的服务器再次受到攻击,您就哭两声吧,憋着会伤身体。大家不会笑话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