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20|回复: 5

[转帖]为何网络谣言满天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26 19: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华社8月24日发布消息说,湖北、浙江两省公安机关透露,利用网络捏造、散布杭州“5·7”交通肇事案出庭被告人胡斌是“替身”谣言的湖北省鄂州市无业人员熊忠俊,8月21日被鄂州警方依法作出行政拘留10天处罚。   虚假的“胡斌替身”,终于尘埃落地。   而接踵而至的“8·10车娅婷事件”,成都瞬间又成为众矢之的,与“飙车”震惊天下的杭州“齐名”。   “胡斌替身”和“成都暴戾10分钟”的虚构,这是8月盛夏暑期,网络和部分媒体制造的两大信息暴力,广大民众面对虚假信息典型被消费后,90%以上被消费者不仅消化了这“虚假”,竟还一致表现出群情激奋……   社会心理学原理早已证明:一个平时谨言慎行的智者,在身临其境的世界杯赛场上也会跟着大众一起狂呼,甚至做出令人吃惊举动。这种情绪被感染后的狂热,人很容易暂失理性——      “胡斌替身”舆论漩涡的起因,乃是一条猜疑帖子,凭着仅有“胡斌突然长胖了”的照片猜想,一场要求对被告人胡斌“验明正身”的舆论追讨大战,从7月21日到8月初,就一直从互联网打到各大纸媒的评论版面上。      “胡斌替身”甚嚣尘上,网络发出的一些“非替身”声音,已经被强大“正方”气场吞噬。8月3日,一篇说真话的腾讯博文《胡斌QQ空间折射“替身门”真相……》,被网友码楼3000,唾弃的口水,几乎淹没博主……      成都一个女大学生街头被殴死亡,事件最初的发声者成都某媒体记者,为了所谓“眼球效应”,把打人过程“一分钟内”的事,渲染成“10分钟,上百人围观无人出手”,而此后的媒体和网络,沿着这一谬误轨迹高举无形“十倍放大镜”,硬生生用“成都人冷漠”,把事发地附近行人和商户们绑架到道德审判庭向全国网民“示众”。“十分钟”犹如一个喇叭,向全国人民控诉成都的“冷漠”,控诉成都警察“办案不力”。除了“三高”(高转载率、高阅读率,高点击率)外,假新闻带来的直接结果却是对一座城市品质的毁灭——   “那位老人(一位出来阻拦车夫而被打了一拳的老人),为成都守住了最后一块正义的遮羞布。”一个网友在博客中发表的这番言论,基本涵盖了全国的愤怒:“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这几乎成了这座休闲城市的招牌宣言,但透过爱与忧伤的小资情调,我却在车娅婷之死中触摸到坚硬的戾气,这种掺杂暴力与冷漠的戾气,不仅属于成都,某种程度上属于我们的国民性。”      成都“冷漠”被“游街示众”期间,试图”拨乱反正“的一篇腾讯博文《“成都女大学生闹市被殴致死”的非主流证词》,单篇文章点击率飙升至200多万,网友码楼更是2万多层!   被虚假舆情绑架的网友,此时对真正的事实反而狐疑,声讨成都的声音一浪盖过一浪,更有自称做教育版主编的网友,在自己博客公开撰文对博主进行人身攻击:“特别是在网络上充当成都代言人的老家伙,我希望能在你的博客里看见的是对一些大事件的批评或者批判,而不是像一条摇尾狗一样在有关部门后面讨好却置全国网友的感受于不顾。”   这些网友的素质,怎一个“蠢”字了得?   这不得不让人想起坊间一句俗语:人家把你卖了,你还积极帮到数钱。      8月发生的这两件事,就是我们目前能触摸的舆情生态:激情有余而理性不足。一个小小的猜疑,一个虚构的消息源,都导致了一场场“舆论风暴”。风暴场内,夹杂其间的私人恩怨和各种不满情绪夸张蔓延,而这些非主流的情绪,更给谣言插上了传播翅膀。      近来,一种“我们跟的不是帖子,是寂寞”的文风,在极力渲染着网络叙述流行语的巨大影响力。在网络已开辟出一个“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自媒体传播时代”背景下,政府也将面对越来越多虚假舆情的干扰,而这不仅考验着政府应对的智慧,更检验着平时执法公信力的塑造。   这对政府而言,已等同于一场大考。面对各种突发事件所营造的汹涌舆情,政府应对是否“及格”已成为公民评价政府业绩的一项重要指标。从“瓮安事件”到“杞县事件”再到杭州飙车案,乃至“成都暴戾10分钟”,不断激起的网舆漩涡,已经向我们展现出当今互联网舆论的复杂生态和巨大影响力。   我们赞许执法机关勇于直面质疑,我们也更需要认真反思: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网络谣言满天飞?
发表于 2009-8-26 20: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10.1前应该枪毙一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26 20: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26 20: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夜兄:今天是情人节,所谓春宵一刻值千金,怎么还在这里晃悠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26 20: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谁的错?谁之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31 16:28: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都是不信任造成的后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社区动态|免责声明|隐私条款|联系我们|手机版|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 浙ICP备18042709号-3 )

浙公网安备 33032602100245号

GMT+8, 2025-7-14 19:47 , Processed in 0.13285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