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47|回复: 10

[转帖]大学生村官的困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8 13: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自浙江政府论坛
我是浙江省<span class="t_tag" onclick="tagshow(event)" href="tag.php?name=%C8%F0%B0%B2">瑞安</span>市的一名大学生村官,在岗位上将近一年了,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有很多的困惑和困难无法得到解决,在此给您反映一些我们瑞安市大学生村官的真实心声。目前我市大学生村官普遍存在一种工作情绪不稳甚至消极,工作热情被严重打击,自身特长无法积极发挥,工资待遇非常低,三年后工作方向没有保障,得过且过,党中央对我们的各项鼓励和奖励措施没有落实,我们大部分人都生活在一种无望且无奈的情绪中,对这份工作的期望和美好理想都在逐步地消失殆尽。在瑞安,很多大学生村官迫于各种因素下,都把村官这个工作当成了副职,大家都想另谋出路来保障自己的基本生活需求,所以流失率也在逐步扩大中,我们片区本来30名村官,现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已经有3名离职,流失率是10%,剩下的很多人都有其他职业,大学生村官已经成了像鸡肋一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第一,工资待遇太低。我们作为瑞安市的第一批大学生村官,当时的录用标准是非常高的,都是依照公务员的标准录用的,这也给我们以及我们的家长莫大的期望,觉得虽然我们还没有公务员编制,但起码也是公务员的标准。但事实情况是,我们工作到现在正好三个季度共9个月,我们拿到的所有劳动报酬才7000左右(专科的略比本科低一点),别说每月的补贴,就是逢年过节,不管市里还是镇里还是办事处或者村里,都没给我们任何的过节费。瑞安市的公务员待遇起码也是年薪4、5万以上的,而我们呢,月薪扣掉个人120左右的保险费用,月工资在870-1087,年薪不足1万4,这是公务员的标准吗?我们和家人的心理与我们被录用之初有了巨大的落差。瑞委办〔2007〕51号《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的实施意见》大部分没有落实,该意见的第二条主要措施和要求中的第二点提到“<span class="t_tag" onclick="tagshow(event)" href="tag.php?name=%D5%D0%C6%B8">招聘</span>工作所发生的公告、报名、考试、体检等费用,由市财政承担。”,事实上,除了公告费用,其他费用全是考生自己出钱。意见第二条第六点提到“大专毕业生的年总体收入参考全市上一年企业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含规模以上私营单位)确定,本科以上毕业生年总体收入应略高于这一水平。被聘高校毕业生的工资性收入,”我们的工资被定位在本科生1200/月,大专生1000/月,试用期三个月,工资按80%发放。而据2006年劳动统计年报统计,2006年我市职工平均工资24145元,折合美元3120元。比去年增加3498元,同比增长16.94%。我们大学生村官的工资比我市职工平均工资还整整低了10000块,不得不让我们和家长感到心寒。众所周知,<span class="t_tag" onclick="tagshow(event)" href="tag.php?name=%CE%C2%D6%DD">温州</span>的人均收入水平普遍比较高,但是温州的大部分的财富都集中在某些人手里,家庭收入一般或者低的人还是非常多的,在我们工薪阶层中流行一句话:温州是一线城市的消费水平,<span class="t_tag" onclick="tagshow(event)" href="tag.php?name=%C8%FD%CF%DF">三线</span>城市的工资。这一点都不夸张。别说温州,就说我们瑞安,作为全国的百强县市第37名,生活成本可想而知,一般我们朋友同事间的送人情不是1000就是500的,这可是我们一个月的工资啊!况且我们正处于适婚年龄,大家可能都有耳闻,温州娶个媳妇的成本可是上百万的,这跟我们的实际收入严重脱轨的。我们都是成年人了,本该负担起家里的经济,可事实是我们每月却还要向父母伸手要钱,真的感觉自己非常地不孝,成了名副其实的啃老族。父母为了给我们良好的教育已经付出了几十万的元的教育成本,好不容易我们毕业了,觉得找了个好工作,该是他们享清福的时候了,结果还是给他们增加了负担。他们现在不止担心我们的这份工作的前途渺茫,还在担心我们这样的工作这么低的收入将来该怎么嫁人或者娶妻生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们是年轻人,都有美好的理想与工作热情。我们都是从农村走出去的娃,面对自己从小到大生长的地方,都想尽自己所能的建设自己的家乡。但这不是空中楼阁,每天漂着浮着就能做到的。每天,我们都抠着每一块钱过日子,不时地担心会突然收到朋友的“红色**”,出门都走“11”路,尽量减少和朋友同学的聚餐,谈个<span class="t_tag" onclick="tagshow(event)" href="tag.php?name=%C1%B5%B0%AE">恋爱</span>都是奢侈的,工作之余也只能窝在家里尽可能减少一切开支……但即使这样,我们还是每月入不敷出,月月赤字,只能伸手向父母要钱。我们这些为生活所迫的大学生们没有了面包怎么还能去建设楼阁呢,这个理想也未免太空想了。第二,我们觉得自己是“四不像”。“三不管”。都说我们是大学生“村官”,我们在村没错,但是“官”吗?大部分的大学生到了村里都是担任助理的角色,这是个凭空虚设的职位,因为我们根本不是村两委的成员,进入不了实际的村里决策中心,在村里我们是没话语权的,更多像个摆设,可有可无的。有时候我们像个秘书,写报告打字的;有时又像个勤杂工,端茶送水的;有时我们像个小罗喽,小事杂事挨个做,有时我们又像“局外人”,啥事不让你知道,对你冷处理……反正,我们成了“四不像”,没有话语权,傻不啦叽地坐着大眼瞪小眼。市里招聘了我们,把我们分到下面乡镇了,就是乡镇的事,乡镇按分配原则将我们分派到了各个村,也觉得任务完成了,认为既然是市里找的大学生,起码也得是市里管理我们这些大学生,到了村里,村里的干部更不会去管所谓“市里派来的大学生”了。我们大学生村官平时都疑惑,觉得到底是谁来管理我们,难道市组织部把我们的人事档案给人才市场免费代理的就是对我们的管理了?难道每个季度乡镇组织我们开个会说些不着边际,反映问题也无法解决的会就是管理我们了?我们完全没有组织归属感,成了真正的“三不管”。第三,我们的想法和建议。1、如何切实落实党中央对我们的奖励和激励政策,尤其是提高我们现阶段工资待遇,保障我们生活的基本需求。在今年的3月20号的工作座谈会上,中央明确对这次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按本地乡镇新录用**收入水平确定补贴标准。中央财政按人均2000元发放一次性安置费,同时,按东、中、西部不同地区人均每年分别给予5000元、1万元、1.5万元的补贴。浙江作为经济大省,这些奖励机制怎么无故“遗失”了?而且希望这些政策能落到实处,比如温州的龙湾区和瓯海区的大学生都有600-800的补贴,为什么我们瑞安没有了?我想在浙江的很多县市也没有。瑞安9月底市里的一次培训说市财政对我们专项拨款了900万,但是我们所有的大学生都非常疑惑,这900万去哪里了?就算我们全市240名(最初招聘人数)大学生每月算1200的工资,也才用掉345万6千啊,再加上各项管理我们的成本费算100万吧(原谅我非专业出身,不会计算人事管理成本),那剩余的250万去哪了?还是根本子虚乌有?全国各地都有很明确的规定大学生村官的待遇,为什么作为发达省份的浙江对我们的工资标准这么的不明确?实际的工资水平都在低水平线徘徊,完全不符合我们省市的实际?2、对于我们工作性质和前途如何给我们一个明确的说法。别人问我们什么工作,我们都根本不知道该怎么说,我们不是公务员,没有事业编制,就是个跟乡镇签了劳动合同在村里工作的合同工,我们的待遇甚至比乡镇办公楼食堂里工作的大妈大伯还低,比我们瑞安的外来务工人员还低。我们的工作性质到底是什么?关于工作的前途,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我们三年之后怎么样?再继续签三年的合同工还是让我们另谋出路?所谓的优惠政策具体是指什么?为什么我们听到的都是含糊其辞的比如公务员考试总成绩加5分之类的?在瑞委办〔2007〕51号《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的实施意见》里提到的“并及时推荐为乡镇(街道)后备干部;条件成熟的,可推荐为乡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人选”,这个程序是怎么样的?进入乡镇工作具体的选拔标准又是什么?这个时间期限是多久?我们都不得而知。3、我们怎么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村里工作,我们碰到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们该怎样拥有话语权?该怎样贡献我们自身的力量去建设我们的新农村?我们不是村民代表,不是村两委,所以没有话语权。所以我们即使有想法也没有机会场合讲,而且讲了也没有份量,大家甚至都觉得这只是小孩子的“童声童语”罢了。有些村对我们大学生村官本质上是排斥的,觉得你既不能贡献,又感觉村里来了个“间谍”。我们的能动性根本没地方发挥,久而久之,大家都会被打击地只想混沌度日,得过且过,村里的事情别人既不想告诉你,我也不想知道。这是个恶性的循环。党中央对全国各省选聘大学生到村居(社区)工作有着伟大美好的构想,希望大学生能协助建设充满活力和朝气的新农村,也出台了相关文件奖励保障这项政策的有序、有效进行,但具体到了各省份,却出现了很多问题,我想这里有相关部门的政策执行不力,也有大部分地方政府对上级的政策不想为而非得为的无奈,而我们这些大学生村官则要承受这些作为的后果,我们想用最美好的青春贡献在祖国的新农村建设中,但事实却与我们的理想几乎背道而驰。我们无望,对生活,对工作,感觉到生活压力重重,感觉愧对了父母多年的辛苦栽培,感觉到自我价值是个虚无缥缈的词,完全没有享受工作的快乐,更多的是自我生存的危机意识整天困扰着我们。每次开季度会议,会上领导最不愿意听到我们谈论待遇问题,觉得年纪轻轻,不好好工作,整天谈钱。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谁想自己这么俗不可耐整整钱钱钱的,如果让我们回到“大锅饭”的时代,说不定我们也整天都是理想的。可是,市场经济的今天,我们没有想一夜暴富的膨胀心理,我们只是想追求愉快工作,快乐生活,不想在朋友结婚的时候,可怜自己囊中羞涩,还得向父母要求送人情……我们这样的想法奢侈吗?真的希望有关部门能真正全面落实对我们这批大学生村官的政策
发表于 2009-7-8 18: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平阳的村官也是一样的。 四不像  三不管

工资低,地位低

总之 是被政府忽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8 13: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哎呀,你不要想得太美嘛,村官就是待业的代名词嘛,就是知识青年上山下山嘛,是因为你太没事干给你暂时混混的嘛,你肯定要另找出路的嘛,你不要守株待兔指望什么了,太天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8 21: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有很多人拿着工资不用去做事吗?偷着乐吧你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9 10: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村官是中央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措施,现在就业真是不容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7-9 14: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9 15: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给你个闲职还不好吗?可以领工资没有责任担,有事跑村里坐坐,无事可以干自己的事,多么美的差啊!不要怨了,国家已经很照顾你们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9 12: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县机关,镇机关里还有大批的优秀干部闲供着没事干,你们这些小毛孩本身就是让你去玩玩的何必必当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9 12: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村官们能把遇到的问题总结出来,大胆地说出来,社会就有希望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9 12: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社区动态|免责声明|隐私条款|联系我们|手机版|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 浙ICP备18042709号-3 )

浙公网安备 33032602100245号

GMT+8, 2025-5-8 20:58 , Processed in 0.06482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