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73|回复: 11

强烈建议五六期城改的孙震发祖屋等抢救性重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2 20:59: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悉闻五六期试桩80%已经完成,而鄙人的文字几周前已经草就,因锁事缠身故无暇顾及,五六期马上进入建设了。希望党政府能吸收一些草民的建议。替几十万平阳后代子孙先感谢了。

孙锦发(孙震发)
是古鳌同治年间的一家渔行也是鳌江渔村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大渔行。也是鳌江最大的渔行之一。官载:
鳌江自古是以渔业聚集成市的一个典型的地方生态特征和城市。
据孙家遗留的家谱记载。先祖于嘉庆年间子身一人一根扁担挑盐到鳌江贩卖。后来奠定基础,在古鳌开办了首家规模化的渔行,集捕鱼,仓储码头一体。是鳌江鱼行的鼻祖。后积累的资金选址殿后街,辟地建宅一所。为一中西合璧的大天井四合院。窗户一律是罗马圆顶式。屋的总体构造却依旧是浙南典型的乡土建筑。抬梁穿斗相结合。前后进,明三暗五左右厢房,共几十间大小房子。因为酷爱花草,院内还种了珍贵花卉果树。至2011年五六期进场拆迁时,院内还遗留大量花卉,植物,还有一株高10多米的枇杷树。主厅地面却被掘地三尺,不知为哪些居心叵测的人所刨,想发一笔横财?据乡土爱好者考据:孙家一子留学日本,归国后为民国鳌江镇长,其堂哥为贡生,配大户王敬孚女。大户杜臣孚亦有连姻(30年代轰动浙南的杜蔷薇抗婚记的主角)……
1949年土改。孙家划为地主。祖屋分72无房户。
2011年城改,孙家的祖母又迁到东河。老宅遂拆。
在改革开放的大好时刻,希望政府和党能给这些对家乡开拓做出贡献,对百年商埠树立建功的人多些照顾,并适度恢复她们应该有的荣誉和尊重。恢复老宅风貌,留后人一段摸得到的历史。也是重振百年商埠雄风的一个契机,也是传播中华优良传统基因的一个有利机遇。

当年在毫无考古基础的前提下,将五六期全盘推平,连窝端。建起了千篇一律的商住房,对发展不利,对延续本地,平阳文脉不利。如今大量主政父母官认识到了弊病。
希望政府能正视曾经过于追求政绩风,而毁坏家乡文化的现实加紧重建地标。
如果五六期重建了,这些文化没有了。呵呵。鳌江的历史也从久远的百年缩短到区区几年。
而在环境没有把握显著改善的前提下。文化又被剔除了,就是多盖这么几栋新楼,会有人来吗,难道别人会稀罕这么几栋欧式新楼吗?

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是鳌江创业的基石和灵魂。是伟大的历史见证
故强烈建议抢救性重建并传承给后人,并将之继往开来,引领鳌江的跨越崛起,飞速发展。

另外五六期还有几处重要文物未列出,如王文川故居,俗称门台底,又名三友轩。鄙人往期的帖子曾做过介绍,其它网友博客也业态资料,现摘录如下:
还有平阳埠头与八角亭。鳌江最早的内河埠头,是宋上楠,鳌江著名爱国企业家出资开通的。也见证了33年鳌江建镇后的辉煌。是百年商埠,中国近代第一个集镇开放口岸的又一处实物证据。后来39年日军开始侵略平阳。宋上楠接纳政府的意见,捐献全部家当:三膄五桂帆船作为填沙船堵塞了鳌江口,阻止了日军正面强渡鳌江,为后方的安宁创造了条件。
还有嘉会里巷,
原国民政府派出所旧址
如今都随着五六期城改消失在人们的视线,后代是没有机会再见真正的历史了。
鳌江,平阳现在不是文化大发展,物质和精神文明跨越双崛起吗?商贸服务业兴市吗?没有这些最核心的内容,平阳有把握吗?
希望政府务必重视,尤其是眼下五六期在打桩了,马上建设了,一建设留下的是百年工程,也毁掉的是一段‘’百年历史‘’啊。决策权把握在政府手里啊,或许就是千古留名,或许就是毁掉历史的罪人啊。请习大大为领导的父母官多斟酌啊。过去的几年,如沐春风,抓贪官反腐,五水共治,让我们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幸福感。希望政府能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机会稍纵即逝啊,当前的执政者一定要三思和把握机会。平阳对文化保护和利用是全玉华的。开了这个先河则平阳不再有恢复和重视文化重建的观念和机会。是一损具损,一荣句容的。结果怎样,把握在平阳五套班子父母官个人每手里,希望不要让子民们失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 21:0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新城的向往,不能掩埋老城的记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5-6-2 21:0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5-6-2 21:0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2 21:11: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欢迎官方人士,热心人士加入横阳乡土文化群,群力群策共谋地方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 22: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去的已经过去。拆除的是旧有的历史,搬迁的可是土生土长的人。还有多少人会回到这片熟悉的土地上呢?还有多少年可以住在原有的土地上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 22: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鳌江对于龙港最大的优势就是文化底蕴,支持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3 09: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西班牙这个国家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同文化的精华都能在这里同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3 09:5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www.ptyxjy.com/ware/id1380.html
www.ptyxjy.com/ware/id1390.html
www.ptyxjy.com/category/333.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3 10: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向楼主致敬,楼主乃有心人!历史文化与城市开发如何兼顾,一直是一个大问题,鳌江做得并不好,百年古镇几乎没有留下什么东西,一条鳌江沿岸也不成气候,希望有识之士能兼听善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社区动态|免责声明|隐私条款|联系我们|手机版|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 浙ICP备18042709号-3 )

浙公网安备 33032602100245号

GMT+8, 2025-7-14 01:57 , Processed in 0.08231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