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810|回复: 3

副县长周慧的辞职,旋即引起舆论关注,并迅速成为“官不聊生”的最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5 14:46: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微博-贝贝 于 2014-8-5 14:49 编辑

7月上旬,温州市平阳县副县长周慧的辞职,旋即引起舆论关注,并迅速成为“官不聊生”的最好注解。来自温州官场内部人士介绍,周慧辞职始于2014年年初,并非外界所言“近期的事情”。 “辞职获批,虽然有点旷日持久,且法定程序尚未走完,不过木已成舟,可以长长地舒口气了,吁……”
  周慧称之为“中国式辞官。”“在不少人的眼中,我们这样职位的人,属于位高权重,油水多多,且无需劳神费力。而当你对其说现实的情况的时候,换回的是不解的神情,甚至是轻蔑的哼声。”
  对官场的疲倦显而易见。“进入议事日程到最后的决定有点冗长,足足一个半月,跨过了整个梅雨期,而且到现在尚未完结。对于长期在体制内生存的人而言,并不讶异效率的低下,这仅仅是整个官僚体制的具体表现。”周慧感言。
  在温州官场,周慧的辞职并不引人注目。“如果一定要有什么感触的话,这是一个端着金饭碗不断寻找金饭碗的故事,目前主人公累了,回归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
  “当前宏观经济不佳,不是辞官的好时机,周慧辞官只是一个个案。”温州市委党校副校长蒋儒标认为。
  这一刻,并非周慧所言“云淡风轻,自由的气息似微风拂面”。周慧的中国式辞官里面有其个人因素,却反映官场正在发生的微妙变化。“如果一个在经济上富裕的人可以辞官,那说明了官真不好当!”
非正常辞职
  在周慧辞职感言中写道,“辞职只不过是换工作,换地点。”一个靠努力从基层奋斗到副县长的辞职,这个理由并不能简单成立。
  生于1978年的周慧,1997年8月任文成县珊溪镇党政办秘书,此后一直在党政系统任职,陆续任文成县司法局副局长、文成县峃乡乡长、文成县政府法制办主任等职务。
  2009年,周慧通过副县级领导干部竞争性选拔,担任温州市龙湾区副区长,后平调到温州市平阳县担任主管农业的副县长。“在文成县工作期间,曾经挂职过温州市信访局副处长,结合他参加公开选拔举动,说明周慧个人很努力,也很在意官场的发展。”蒋儒标认为,周慧没有不珍惜当前职位的理由。
  不过,周慧辞职了。来自温州官场内部消息,“和他一同辞职的还有同为公务员的妻子,他们从年初已经向组织提出了辞职报告,目前妻子已经离开国内到了意大利。”
  周慧辞职的理由是打理家族在意大利的产业。据了解,周慧的老家文成县是中国著名的侨乡,30多万居民中,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亲属在国外发展,这种情况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而意大利、西班牙、荷兰则是近百年来文成华侨安身立命的主战场。
  据周慧的一朋友介绍,他的家族仅在意大利拥有的超市就超过80家。“其他的就不清楚了。”
官本位逆转
  周慧的家族真的很需要他?“当然也有不理解的,比如一位长辈发来的信息形容为‘晴天霹雳’,‘大家庭的巨大损失’。”周慧的感言似乎已暴露他“不成立的辞职理由”。
  周慧的辞职恰恰是逆现状的非正常行为。多年来,温州政府部门采取“无为而治”,成就了温州草根繁荣。“伴随着财富的积累,几乎越来越多的企业家、个体老板开始培育子女在政府层面发展。”多名温州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
  “官本位”与“财富本位”发生了逆转。自2004年开始公务员报考人数屡攀新高,温州报考人数与聘用岗位之比持续居浙江首位。
  数据显示,2002年温州公务员报考人数与聘用岗位之比为19:1,到2005年,跃至34:1,2006年又攀升至44:1,近年都在50:1以上。
  温州成为浙江公务员报考人数最多,也是竞争最激烈的地区。2010年6月该市环卫处8个“80后大学生粪便处理工”岗位,竟引来1102人报名,招聘人数与报名人数之比接近1:140。
  民营企业生存环境的恶化,已经无法吸引体制内官员下海,并影响到年轻人“回到体制内”的就业选择,究其原因或是日益恶化的民企生存环境。近年来,经历了长期高速发展的温州经济已经疲态尽显,发展速度由浙江之首跌至末位。
  “当前并不是官员辞职的最佳时期。” 蒋儒标认为,“相比下海,留在机关更加稳妥。”
内心不妥协
  周慧不合时宜的辞职或许并不是“风轻云淡”。“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务员面对的工作对象变得多样化,问题复杂化,压力越来越大。” 温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卓高生认为。
  一方面,温州官方期望通过强化政府主导性投入,以政府投资带动全社会投资,但终难见起色;另一方面,民企在国进民退环境中生存愈加举步维艰。
  新一届领导集体“八项规定”出台后,官员治理开始强化,官员的工作开始成为有风险的职业。“一部分有想法的官员,无法与这个体制达成妥协,辞职成为必然。”湖南民族职业学院院长助理姜宗福说,他因为无法与体制调和曾经辞任湖南临湘副市长。
  周慧的辞职感言亦有透露。“如果这个职位是个官位,而且是个有点分量的官位,事情就变得复杂了,如果辞官的这个人在某种程度上前景还被看好的话,情况就更引人侧目了。我想,这前面要加个定语,中国式,也就是中国式辞官,这样大部分人应该都能够明白了。”
  只是,周慧这样的人很多,却没有周慧一样的机会。“在不少人的眼中,我们这样职位的人,属于位高权重,油水多多,且无需劳神费力。而当你对其说现实的情况的时候,换回的是不解的神情,甚至是轻蔑的哼声。”
  姜宗福认为,以往官场生态很不好。“老百姓仇视,上级领导轻视,同级别同事虎视,合法收入很少。不给领导当孙子上不了,不背后捅刀子位置上不了。每月收入日子过不到,逼得贪污受贿与老板勾结坑害老百姓,被仇视自是避免不了。”
  “夏虫不可语冰。”温州一官员认为,周慧要的可能正是他感言中所写,“每个人都应该遵循自己内心的想法去选择自己的生活,就像我明白我想要的是自由的,能够自我掌控的生活。”
辞职或涌动
  周慧的辞职是否会形成新一波官员辞职潮?“这只是一个个案。如果周慧在官场过的并不开心,又有家族产业需要打理,周慧的辞职就有了选择。”蒋儒标认为,由于目前经济形势并不好,官员辞职潮不会形成。
  温州官员辞职潮基本可以分为三次。上世纪80年代中期是第一次浪潮。这一时期官员下海主要表现为“半下海,即在体制内的一种流动,实际上只是原有编制待遇的平移。
  1992年,辞官下海掀起第二次浪潮。这一时期官员下海主要表现为“停薪留职”者居多。下海者仍然保留职位,不打破铁饭碗,一旦“海水吃呛”,生意失败,仍可回去做官,还美其名曰“经受了市场经济的洗礼”。
  第三次浪潮发生在2003年,中国加入WTO之后,这一波辞职是官员向商人正式转变的开始。温州官员辞职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本世纪初开始集中出现。
  据浙江省有关部门统计,从2000年到2003年3月,该省共有125名县处级以上党政干部辞职或提前退休,厅级官员就有9名,其中大部分发生在2002年下半年到2003年上半年。
  2003年4月,时年45岁的温州副市长吴敏一和另一位副市长、52岁的林培云,以及56岁的市政府秘书长何包根、副秘书长王运正同时辞职下海。
  这一次辞职,将官员下海推至顶峰。“温州政府开明,温州人敢于创新,以及温州老板遍地,官员转身从商的财富机会比其他地方较多,为官员个人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蒋儒标分析说。
  资料显示,官员辞职下海“呛水”的居多。“官员辞职后主要面临能力不匹配的问题。官好当,但商不好经。”姜宗福认为,官员辞职时的心态是很复杂的。绝大多数主要是担心下海后混的不好怎么见人的问题。
  过去官员辞职或主动或被动,这一次如果再次形成辞职潮,更多地来自被动。姜宗福认为:“这一波的官员辞职与以往不同。一是屁股不干净,怕查,一辞了之;二是用人导向发生改变,官员越来越受约束,捞不到油水,失去了特权,合法收入太少,没意思了,便下海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8-5 15:37:2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5 16:06:29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5 16: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凤姐对我笑 于 2014-8-5 16:19 编辑

到了因为是裸官,而影响仕途的一刻,那么也就是真心为民众办事的人,春风得意之时。还有比它更令人高兴的事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社区动态|免责声明|隐私条款|联系我们|手机版|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 浙ICP备18042709号-3 )

浙公网安备 33032602100245号

GMT+8, 2025-7-15 03:28 , Processed in 0.08288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