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674|回复: 16

[原创] 我的西部之行,探寻感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15 12: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七月,我随温州大学“西部寻访”实践队踏上征程,奔赴西部的四川,经历了一场不平凡的西部之旅。温州大学“西部寻访”实践队是温州市唯一一支跨省进川的社会实践队,本支实践队以“感动温州”及“蜀瓯携手”为主题积极展开活动。经过翔实繁复的前期准备,由15名学生与一位指导老师组成的西部寻访实践队于7月15日如期出发,由温州抵成都,至邛崃、松潘,经岳池,最后由重庆回温州,于8月1日抵达,为期20天的实践征程在满载着累累的硕果中圆满完成。

    经过两天两夜的长途火车之后,实践队于7月17日到达成都,在温州大学两项计划志愿者林仙(平阳昆阳人,毕业于平阳三中)、郑曼俐的带领下,实践队入驻了他们的服务地邛崃市,邛崃是汉代才女卓文君的故乡。实践队得到了团邛崃市委、西部计划邛崃项目办领导的热情接待。7月18日,温州大学社会实践基地启动仪式在邛崃市委宣传部会议室正式举行,邛崃团市委副书记刘洪江、邛崃市西部计划项目办负责人秦燕、四川省十大杰出志愿者赵鑫立、温州大学“西部计划”志愿者及实践队全体队员参加仪式。刘洪江书记致欢迎词,并翔实地介绍了邛崃农业产业化发展以及留守儿童的现状,温州大学西部计划志愿者代表林仙、指导老师郑琪先后发言。仪式上举行了温州大学社会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和温州大学“爱心•感动”捐书仪式。邛崃市牟礼中学校长接受捐赠书籍100册。
    实践队于次日分为两组,一组8人北上来到阿坝州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寻访服务于当地镇江关中小学校的温州大学志愿者谢江涛(永嘉籍)。另一组8人则留在邛崃市牟礼镇,寻访服务于牟礼中学的温州大学西部志愿者林仙。在分组的7天中,两组队员在迥异的环境中各自按照活动日程挖掘关于主题的相关资料,有条不紊地完成了所肩负的任务。
   7月20日开始,邛崃分队的调研活动紧锣密鼓地开展了。实践队员们不顾高温恶劣天气,不断走访邛崃团市委、邛崃青少年教育办公室、牟礼镇人民政府,积极与有关负责人员取得联系,收集到了一大批有价值的有关留守儿童状况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对所掌握的资料的认真分析,实践队员制定出了一套完整的调研方案,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反复论证。为了真正有效地开展留守儿童调研活动,实践队员还积极与牟礼中学的党政领导及教师交流和沟通,通过一系列方式如座谈会、登门拜访、电话联络等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为调研活动奠定更深厚的理论基础。牟礼镇人民政府也给予了实践队大力指导和帮助。牟礼镇府工作人员在百忙之中抽空为实践队联系下村实地调研事宜,并专门派员随同实践队下村协助队员调研,实时指导。几日来,实践队相继走访了牟礼镇下辖的龙凼、乌木、花碑、龙凤、迎祥、同录等村落,深入细致地寻访当地的留守儿童,了解当地的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心理状况,并为他们送上了实践队特制的礼品,带给他们来自远方的问候,勉励他们在没有父母在身边的情况下自我约束认真学习。通过一次次走访,实践队掌握了大量留守儿童信息,通过反复讨论、筛选,确定了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留守儿童为重点调研对象,通过再次走访,全面而系统地取得留守儿童的各方面信息,为调研成果的形成积累了大量事实依据和数据材料。整个邛崃方面的留守儿童的调研中,温州大学西部志愿者林仙全程参与,积极协助实践队开展活动,从调研方案的确立,需走访村落的确定,到路线的制定,林仙利用在牟礼镇志愿服务已经一年而对牟礼相对熟悉的优势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林仙虽然是来自温州的支教志愿者,但她在做好本职教学工作的同时,却时时刻刻心系着牟礼镇的留守儿童和贫困学生。今年四月份,林仙通过调查了解到牟礼中学有不少家境异常贫寒的学生,为了不让这些品学兼优的学子因为经济原因而辍学,林仙连线母校温州大学寻求帮助,最终温州大学人文学院7 个班级结对资助了7 名品学兼优而家庭困难的学生,力图帮助他们完成学业。 为此,“西部寻访”实践队队员特地慰问了7 名林仙牵线资助的和5 位待资助的贫困生。12位同学齐聚牟礼中学,实践队员与其进行了丰富多彩的联谊活动。实践队员生动地向他们描述大学生活并一一详细回答了他们有关大学种种疑问。同时,队员们还毫不保留地向他们讲述有关学科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技巧。孩子们对大学生活充满了向往之情并对即将到来的高中生活抱有美好希望。队员们还与他们一起玩了踩气球、抢凳子等游戏、一起学手语、一起学唱校园民谣和流行歌曲,林仙则为他们准备了一顿丰盛的午餐。队员们与孩子们共进午餐,其乐融融。虽然只是短暂的半天,但是相信,不管是对实践队员还是孩子们,都会是非常难忘的时光。队员们还跟随林仙一一前往部分学生家中家访,更直观透彻了解这些学生的家庭状况。对于学生,对于家长,对于队员们,唯一能表达的,只有两个字:感动。实践队牟礼之行结束后,实践队又奔赴革命老区夹关镇,调研老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同时进行了基层农村党建和党员现代远程教育。

   与此同时,松潘组队员也在有序且紧凑的进行着实践活动。松潘是当年红军长征过草地的地方,附近就是著名的松潘草地和九寨沟风景区。7月19日,松潘分组在到达目的地后,马上就投入工作。在志愿者谢江涛的带领下,实践队一行来到了松潘镇江关中小学校,与校方领导及温州大学 “西部计划”志愿者谢江涛举行“感动之行”座谈会。会上,实践队员向校方捐赠书籍100册,并在会后访谈了西部志愿者谢江涛,志愿者谢江涛讲述了在完成服务期主动延长一年的原因以及相关的感触。镇江关中小学校的校方领导也高度评价了志愿者谢江涛的工作业绩。实践队员在随后的日子里跟踪采访了志愿者谢江涛,对其在高原上的生活、工作等环境进行直接深入的体验调查,积极收集相关素材。7月20日到达后的第二天,温州大学“西部寻访”社会实践队松潘分队于上午9点左右赶赴松潘,对服务于当地的志愿者助学会会长范王力及松潘县团委王副书记进行了相关的采访,通过访问,我们得知志愿者在完成本职工作外,还参与了一个由志愿者组织的民间团体——助学会,对那些因为家庭贫困而被迫辍学的学生进行资助。他们讲述了工作中的迷茫、奋斗、成功,并详细的谈到了工作的四个目标与完成情况,接下来一年的大体任务。在随后对松潘县团委王副书记的采访中,了解到当地政府对志愿者工作的相关政策,志愿者工作上的踏实努力得到了充分肯定与赞赏。最后队员们走访了一位特困生,了解当地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
    7月21日到达镇江关的第3天,实践队与镇江中小学校的初二班举行一次联谊运动会。分别于下午举行师生(志愿者谢江涛与他的学生)运动会,晚上举行联谊晚会。在一天与当地学生的交流中,我们看到了作为老师的谢江涛的严谨、认真负责的一面与游戏中随和、幽默的邻家男孩的形象;对于队员们来说更是一次深入了解当地民情、切身感受少数民族文化的绝佳机会。好客、热情、能歌善舞的学生们的积极参与让活动开展的很顺利。7月22日,志愿者谢江涛及实践队员一起走访李俊、崔银刚、梁成、李帮奎等四位特困生。其中今年才15岁的梁成,父亲早在十几年前到外打工,一直失去联系,母亲患了多年的精神病,一位姐姐在外打工,连维持自己的生活都有困难的她更加不能照顾还小的弟弟了,一直由舅舅照料的梁成还是承担了很多的家务活。一天的走访中实践队员在收集资料的同时也在不断的进行着反思。7月23日,在松潘活动的最后一天,实践队员进行了革命传统教育,瞻仰了红军长征纪念碑。队员们簇立在一座座由国家领导人题词的碑文前,望着眼前的一幕幕,回想革命的波澜壮阔。中华第一碑高高的簇立在最高处,抬头仰望,静静的思考,似乎可以听的到一些声音。在接受完革命传统教育后,温州大学“西部寻访”社会实践队在松潘的活动落下了帷幕。
    7月25日,松潘分组与邛崃分组顺利于成都会师,并整合了各自所收集的资料素材,商讨规划了实践队在同一后于岳池的活动安排。7月26日,实践队一同赶赴岳池,进行这最后一站的实践工作。岳池辖于伟人邓小平的故里广安市。实践队当晚抵达岳池后,在团岳池县委的安排下,落实住宿后立即前往岳池人武部招待所看望温州大学2006年参加西部计划并即将服务于岳池党政系统的4名志愿者。其中2名志愿者吴冬梅、林进管(平阳昆阳人,06年毕业于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由于身体原因而在岳池中医院接受治疗,实践队员便分组带上慰问品赶赴医院探望。在中医院,温州大学校友的到来令两位志愿者感动不已。实践队员同时细致询问了志愿者们初来的生活适应状况并为他们送上来自母校的深深祝福。在人武部招待所,实践队员与志愿者顾峥辉、杨雪云进行了亲切交谈,两位志愿者向队员们真切吐露当初报名参加西部计划时的种种感受和到达岳池后即将投入工作的种种期待和希望,实践队员也讲述了了西行见闻和感受。27日是志愿者的各服务单位前来接取志愿者的日子。实践队兵分三组跟随志愿者前往志愿者服务单位,初步了解志愿者的生活工作状况,并调查了当地有关留守儿童的相关情况。本批温州大学服务广安、岳池的志愿者主要被分配于当地的党政机关与教育系统等领域,本次的实践队下乡活动得到了当地政府机关的大力支持。此次下乡活动主要走访了石垭镇、石庙镇和大石乡等三个乡镇,石垭镇是温州大学志愿者杨雪云(瑞安籍)的服务地,实践队员参观了她的日常办公点及住宿地,直观地了解了志愿者的生活工作环境。同时还专访了石垭镇委书记,书记就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留守儿童贫困儿童问题交谈了自身的经验及当地的状况,并解答交流了实践队员所提出的相关疑问。在三地,实践队员都走访了当地的贫困儿童,给他们带去了来自远方的慰问,并留下了各自的联系方式,以后能得以沟通及资助。据实践队队长丁一民介绍,在川留守儿童贫困儿童调查是本次入川的一项重要任务,由此在最后一站岳池,实践队通过调研了解岳池留守儿童及贫困儿童的相关状况。28日,实践队前往小平故里再次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在报告厅中实践队员听取了邓小平事迹并参观了小平纪念馆,队员们无不深深地感受到一代伟人的风范,接受了一次革命的洗礼。29日,实践队在岳池的新老志愿者座谈,实践队为新老志愿者搭建了一个交流的平台。来自浙江的志愿者成茜、褚银灿、卢国刚都进行了精彩的发言,介绍自己一年来在岳池服务期间的点点滴滴,他们拥有的是一种坦然一种平淡,其中却闪现华美的灵动,他们的平凡之举,对西部都是壮美的贡献。初到岳池的06届志愿者也豪情满怀,道出了自己的决心和期望。随后实践队员和志愿者进行了联欢活动。在欢乐的联欢晚会后,本次实践队的实践征程也终告结束。

     8月2日,我同实践队返回到温州,后来便迫不及待踏上平阳的土地,没想到才离开几日,就会如此思念故乡,四川的辣菜,够受的,回到平阳,猛吃了几天平阳那般可爱的食物……[/SIZE]



















[此帖子已被 滥叶觞之 在 2006-8-17 21:33 编辑过]
发表于 2006-8-15 12: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志愿者形式固然是好的,但它对西部政治作用远远大于实质内容.它只不过是政府作秀的另一种形式而已!

向那些西部志愿者致意!!!

[此帖子已被 摩罗 在 2006-8-15 14:27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15 13: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鄙视 。。。。。。。政府。。。。。。。。纯粹作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15 14: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虚了点,但支持原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16 09: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em6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16 09: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想去西部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16 12: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苦.......我去了..还是一个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16 15: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天(8月17日)《温州日报》会刊登我们西部之行的长篇日志,还有图片,就是上面数下第二张,欢迎届时欣赏。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16 15: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几天的党报我倒希望它带给我们更多功能苍南,平阳灾区实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16 21: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可怜的西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社区动态|免责声明|隐私条款|联系我们|手机版|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 浙ICP备18042709号-3 )

浙公网安备 33032602100245号

GMT+8, 2025-7-9 01:13 , Processed in 0.07218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