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512|回复: 35

《半月谈》鳌江:两岸分治制约发展,何时才能走向共赢(苍平合并,建鳌江市,驻龙港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17 09: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半月谈》鳌江:两岸分治制约发展,何时才能走向共赢(苍平合并,建鳌江市,驻龙港镇http://blog.66wz.com/thread-9181105-1-1.html
鳌江江口风光


    《半月谈》记者 谢云挺
    32年前,温州南部鳌江流域,原来的平阳县被拆分为二,以鳌江为界分为平阳和苍南两县。本刊记者近日在平、苍两县调查了解到,两岸各自发展进入新的平台期后,分治的格局日渐成为鳌江流域发展的制约和羁绊。为此,鳌江两岸呼唤区域经济发展能够早日走向共赢。

“20年难架400米一座桥”
    鳌江流域地处浙南闽北之间。据了解,原平阳在分县之前是全国人口最多的大县,有180多万人。当时由于“地大人多,行政领导力所不及”“经济落后,山海之利不能得到发挥”等原因,1981年6月,国家批准从原平阳县分出苍南县,两县划江而治。
    从“一家人”变“邻居”,不同的行政归属,使得两县在发展过程中渐渐地把对方视为竞争对手,难以合作。发生在鳌江港口“20年难架400米一座桥”的故事,凸显了流域分治的矛盾。
    1986年,在平阳县鳌江镇对岸,苍南县新建龙港镇。当时,苍南提出在两镇城区之间联合架设一座市政桥,以结束两岸群众往来长期依靠渡船之苦。但是,平阳怕建桥后“肥水流入外人田”,任凭苍南苦苦相求就是不同意。无奈之下,苍南只好舍近求远,在距龙港建城区7公里以外的上游建造了龙港大桥。
    不想几年之后,原先让平阳看不上眼的龙港镇后来居上,经济实力反超古镇鳌江,成为海内外闻名的“中国农民自费造城的样板”“中国第一座农民城”。这回平阳县主动提出要建桥,而苍南方面却由当年的“积极派”转为了“消极派”。
    就这样,两县考量眼前利益互不相让,使得这座大桥直到2007年才建成通车,让两岸百姓盼了整整20年。苍南县干部郑钢锋说,20年的架桥之痛,付出的是等不起的时间代价,两岸不仅多次错失“互补共兴”的发展良机,还暴露出区域冲突、重复建设等诸多弊端。
建市呼声一波接一波
    记者采访了解到,分治后的平、苍两县,在各自发展进入新的平台期后,大量的民间企业迫切需要一个像样的城市作为聚集的平台,要求建市的呼声一波接一波。
    今年70岁的苍南县企业家协会荣誉会长、中国金田集团董事局主席方崇钿说,从1995年起,苍南龙港镇就提出“撤镇建市”。当时龙港综合实力跃居温州全市乡镇第一,经济总量、城镇规模等综合指标达到和超过一个县级市标准。但呼吁多年得不到支持。
    龙港镇对岸的鳌江镇也同样撩动着建市的梦想。2000年,鳌江镇干部群众要求与龙港“合并建市”,认为两镇共同依托港口,已显现出作为整个流域经济中心的地位,希望通过合并行政区划,形成具有足够凝聚力和带动力的中心城市。然而,尽管两镇的认识高度统一,但鳌江镇想单独建市的设想,同样遭到平阳县的反对。
    浙江省政府办公厅有关干部说,鳌江流域民众建市的呼声实质上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对行政区划提出变革的要求,但行政区划调整涉及资源整合配置和利益格局的重新平衡。如何调?怎么布局?各方面需统筹予以考虑,充分论证。
    原苍南县龙港镇委书记、现任温州港集团公司董事长汤宝林说,建立鳌江流域中心城市是两岸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从温州到福州,浙南闽北400多公里沿海经济带没有一座中等以上城市。在此建立鳌江流域中心城市,能为整个浙南闽北地区发展提供一个极好的支撑。
再合并渐成共识
    如何能够顺利构建鳌江流域中心城市实现区域共赢发展?记者调查了解到,经历多年的纷争,目前,平、苍两县的干部群众对“两县重新合并,组建副地级市,继续归属温州市管辖”的建市构想比较认同,并逐渐形成共识。
    据平、苍两县政府介绍,目前,鳌江与龙港两镇的GDP和财政总收入,分别占各县同比总量的一半左右。鳌江和龙港两镇辖区的常住人口规模已超过了60万人,无论是人口规模或经济实力在整个鳌江流域都具有中心地位。
    两县的一些干部说,过去龙、鳌两镇民众希望独立“建市”,遭到两县政府的反对,原因就是两县政府都不愿意割舍自己的利益,如果两县能重新合并再成为“一家人”,这些问题都不存在了。
    合并方案的具体构想是:合并平阳、苍南两县,组建为副地级市,以沿用了数百年的“鳌江”作为市的名称。鳌江市的市委书记、市长分别由温州市委常委、副市长担任,就像探索改革的浙江义乌市一样。
    同时,合并龙港、鳌江两镇成为城市的中心市区,政治中心设在龙港区域。原苍南县城的灵溪镇与平阳县城的昆阳镇分别集纳周边的城镇,升格设区,以此构成鳌江流域新的行政框架。
    浙江省政府经济合作交流办公室副主任林骏说,在区域经济走向一体化的今天,当传统行政区划阻碍发展时,应该打破藩篱,增强区域活力。平、苍两县重新合并升格为副地级市的方案,可能是解决多年困扰鳌江流域发展且推进阻力最小的良策之一。(《半月谈》记者 谢云挺)




补充内容 (2013-4-23 08:54):
我本拉灯,你看着照片熟悉也要扣我经验,你个神奇的娃,我只不过是转载,又不是说是原创

点评

龙港应该向螯江人民好好学习这种坚持精神啊,要为发展苍南经济做贡献才对,只有博得全苍南县民众的信任,才能赢得机遇。  发表于 2013-4-18 23:14
分县后,鳌江无怨无悔的跟着平阳走了这么多年,为平阳经济发展默默的贡献着力量,没有怨言。正因为如此,才有了今天平阳县政府对她的信任,把发展经济的重任和机遇交给了它!龙港应该向螯江人民好好学习这种坚持精神   发表于 2013-4-18 23:11

评分

参与人数 2经验 +6 收起 理由
紫衣侯 + 8 人家写明转载,扣分这个是什么理由?
我本拉灯 -2 照片看着熟悉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7 09:5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鳌龙尽快合并成一个中小型的城市,把政治中心设在龙港,以龙港先进开放的管理经验为引领。带动鳌江流域周边的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7 11:05:23 | 显示全部楼层
简单看了下这片文章,发现:“原平阳在分县之前是全国人口最多的大县,有180多万人”,其实,根据1981年3月平阳县委和革命委员会打的分县报告里,平阳县当时人口是159万,并不存在子虚乌有的180多万。同时平阳当时的人口非全国最多的县。

这是半月谈里的某本地籍新华社记者的一篇文章引发的,如果基于目前的宪法,理智点看,那篇文章里面的一些内容都是高度假设性的,比如副地级市,没有法律基础,怎么实施?另外,基于温州最近几年的发展态势,特别是推出了1650长远规划,已经在事实上推翻了在所谓鳌江下游设立一个挂“流域中心城市”名头的县级或者更高建制的行政区划,具体到平阳来讲,将跳出过去仅仅是昆鳌组合的思路,不应该再走回头路,解放思想更要与时俱进,这十多年来,平阳由昆鳌组合撤县设市到积极向北接轨、全面融入温州,按照温州市最新的1650都市发展规划,平阳已经循序渐进地依托开发万全平原、迁治城东、紧密鳌江、东拓滨海,使一个东南沿海大型港口城市的思路逐渐清晰稳固,建设南温州中心的进程有序推进,随着温州绕城高速平阳段、轻轨S3线、沿海高速复线、飞鳌大道等北接工程的推动,加快平阳的新时期城市化转型,已经不是小流域思路可以满足,平阳一定要在突破中前进,实现华丽转身!

点评

举双手赞同: 4.3
举双手赞同: 5
  发表于 2013-4-22 21:27
举双手赞同: 3
支持。如苍平合并,政治中心也应该设在老县城昆阳。  发表于 2013-4-17 11:46
举双手赞同: 5
  发表于 2013-4-17 11: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7 11:0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凤姐对我笑 于 2013-4-17 13:03 编辑

看来龙港民众对苍南政府还缺乏信任呀!呵呵!也许是苍南政府对龙港人民还关爱不够吧。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但做为龙港曾经的“母体”,平阳人民是会继续关心龙港人民的所思所忧的。一句话吧:‘打铁需要自身硬,“香饽饽”自然有人抢。’希望龙港人民在自身思想、觉悟取得飞跃的同时,带动本县、甚至邻县民众思想的进步!建议社区以后少些这样影响两县发展稳定的帖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7 11: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谦言万语 发表于 2013-4-17 09:58
鳌龙尽快合并成一个中小型的城市,把政治中心设在龙港,以龙港先进开放的管理经验为引领。带动鳌江流域周边 ...

所谓鳌流中心城市,那是龙港的梦,那不是平阳的梦,平阳应突破旧观念的束缚,在解放思想中与时俱进,实现新跨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7 11: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是撤撤拚拚、分分合合,解放以来行政区划此类游戏翻翻复复、来来去去做了多少回?到底给百姓、社会带来多少实惠和进步?又给党国立了多少功劳牌坊?

点评

自古以来,合久比分,分久比合。  发表于 2013-4-24 12: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7 12:4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人受到某人之托写的,
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7 12:5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万全练川 于 2013-4-17 17:43 编辑

呵呵,合并方案的具体构想这样也可以:市区分设昆阳(或万全)区,龙港区,鳌江区,灵溪区四区 ,政治中心还设在昆阳区域。__________回复点评。如果名称是鳌江市,行政中心在龙鳌,可以并万全称昆阳或平阳区。如果叫平阳市,行政中心在昆阳,可以并昆阳称万全区。鳌江流域政治文化中心应该都会在昆阳。经济中心都在鳌江龙港。

点评

设在鳌江的,万全并入昆阳的,没有万全2字 早点消失  发表于 2013-4-17 13: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7 12:5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7 13:49: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两县重新合并建市,这种方法相对能比别的方案更能兼顾到鳌江流域各方的利益,是个好办法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社区动态|免责声明|隐私条款|联系我们|手机版|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 浙ICP备18042709号-3 )

浙公网安备 33032602100245号

GMT+8, 2025-7-30 03:33 , Processed in 0.07654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