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407|回复: 33

从行政区域调整来理顺平阳、苍南两县中所面临的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20 12:4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温州的南部的鳌江流域,有两个县,分别是平阳与苍南,这两个县都源于一个母县。自从1981年平、苍分家后,又经历30年的经济发展,区域内纷争不断,特别是鳌江与平阳(昆阳)的关系,龙港与苍南(灵溪)的关系,很是理不顺,都面临着一个问题,那就是区域内经济第一强镇都大大超过县府所在地镇,并就GTP、工业总产值、税收等都占据全县的一半以上。于是区域内2大强镇在城镇管理上,都面临小马拉大车的问题,都急需在管理模式上找寻有大的突破。这几年,上级政府在行政权限上也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这2大强镇一定的自主权,特别是2010年年底公布的“浙江省27个强镇扩权试点改革”,鳌江与龙港都在名单之列。这都是在现行体制内,在不动行政区划的情况下,进一步改变现有的行政规制,有很大进步,但从体制上,从区划上来讲,这只能是说,是对现有的体制与行政区划领域的一种变通,要想彻底理顺平苍二县中鳌江与平阳、龙港与苍南的关系,使得该流域经济与社会管理有一个全新的面貌,就得对这二县在行政区划上进行推到重来的本质的变动。
我国现有行政官区划层级为三实一虚,即省级—地级(虚)—县级—乡镇级。前几年,基于乡镇中特别是经济强镇在社会及经济领域有个更大的突破,温州市政府提出了要建立“镇级市”的概念,但这种创新很难再实践上付诸实施,就在于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违反行政区划领域的最基本的层次的东西。到了这届市政府,就变的务实了。提出了建立产业流域功能区,同时付诸实施,经济强镇政府与功能区管委会二块牌子一套人马,这是对现实体制的一种回归,同时也是一种在现时体制下的可行办法。这也从另一层次上讲,要从行政区划的体制上有重大突破,没有在全国性形成讨论与共识,单靠单枪匹马的单干是很难行得通。故此笔者也认为,在现有体制内解决平苍二县的行政区划中碰到的瓶颈是最好的办法。所以在这里,笔者的意见与讨论也只有限制在现行行政划区体制下的讨论。故此,提出了二个方案。
第一个方案是:在现有的平、苍二县行政区域内撤二建三
平阳、苍南两县的基本情况是:两县总面积2312.25方公里(平阳1051.17平方公里,苍南1261.08,)户籍人口216.48万(2010年末数据,平阳86.7万,苍南129.78万),常住人口合计195.17万(平阳76.71万,苍南118.46万),平阳现辖现辖10镇1民族乡,分别是昆阳镇、鳌江镇、万全镇、水头镇、萧江镇、腾蛟镇、麻步镇、山门镇、顺溪镇、南雁镇、青街1个畲族乡。苍南现辖10镇、2个民族乡。分别是灵溪镇、龙港镇、金乡镇、钱库镇、宜山镇、马站镇、矾山镇、桥墩镇、藻溪镇、赤溪镇、凤阳畲族乡、岱岭畲族乡。
以上述两县整体重新划分为三个县级行政区域。
一是以现在的昆阳镇、鳌江镇、万全镇所辖区域设立县级鳌江市,面积34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为49万。市政府近期可以设置在现平阳县政府,为解决鳌江与昆阳的关系,应该加紧推进昆鳌的一体化进程,远期可以考虑把市政府搬迁至坡南至鳌江火车站一带。下辖昆阳街道(昆阳镇山北)、坡南街道(昆阳镇山南、鳌江镇务垟片、西塘片火车站大道以东)、鳌南街道(古鳌片、下厂、墨城片、西湾片、南麂片)、鳌北街道(鳌江镇其余村居)万全镇、钱仓镇(钱仓片、梅溪片、梅源片)。
二是以现在的龙港镇、宜山镇、钱库镇、金乡镇设立县级龙港市,面积30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为76万。下辖设立龙北街道(龙跃片、龙浦片、沿江片、城北片、城南片)、龙南街道(江浦片、、龙江片、白沙片、海成片)、湖前街道(胡前片、凤江片)、舥艚街道(舥艚片、芦浦片)、宜山镇(宜山、江山片)、钱库镇、金乡镇。市政府设在龙北街道。
三是以现在的平苍二县其余所辖区域设立新的平阳县,县政府设在灵溪镇,面积为1662,常住人口约为70万。下辖13镇3个畲族乡即灵溪镇、萧江镇、水头镇、马站镇、矾山镇、桥墩镇、藻溪镇、赤溪镇、腾蛟镇、麻步镇、山门镇、顺溪镇、南雁镇和青街畲族乡、凤阳畲族乡、岱岭畲族乡。同时推进灵、萧的一体化进程,使得县政府所在地出于鳌江上游南港与北港的核心区域。
讨论:
1)此方案在现有的温州市的区域内所做的调整,即解决了苍南与龙港的关系,又加快推进昆鳌一体化的进程,继而在一定的程度上解决了昆鳌二者的关系,同时也解决了龙港、鳌江特别是龙港城市化发展的瓶颈。
2)该方案撤销了2个县级行政单位(平阳),2个准县级行政单位(龙港、鳌江),设立3个县级行政单位,这在一定的程度上也符合国家的精简机构精神。
3)该方案在最大的缺点是在某种程度上牺牲了鳌江或昆阳的某些利益,但在加快昆鳌的一体化进程中,特别是在市政府迁往坡南至鳌江火车站之间后,整个城市的架构就会形成,昆鳌二地的区域意识就会淡化。另外,该方案在行政区划上促使昆鳌一体化的进程,使得昆阳片、鳌江片整体纳入城市管理与建设的框架下,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鳌江镇小马拉大车的困境。
4)其余区域合并设立的县级行政区域名称之所以采用平阳而没有采用苍南。原因有二:一是合并设立的区域横跨了玉苍山南北,如果再采用苍南县的名称,有点不符。其二是平阳县作为现在平苍二县的母县,名称历史悠久,从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改名平阳至今,已有1000余年历史。故此在平阳与苍南两个名称中选一的,个人倾向于用“平阳县”这个名称,
第二个方案:分析平阳、苍南、泰顺县地设立地级瓯南市(或平阳市)
具体方案如下:
设立地级瓯南市(或名平阳市),市政府设在坡南至鳌江火车站一带,下辖鳌江区、龙港区、平阳县(或名苍南县)、泰顺县。总面积为4073.7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约为253万。
一是设立鳌江区,以第一种方案中的县级鳌江市为所辖范围,区政府设在昆阳。下辖同上。
二是设立龙港区,以第一种方案中县级龙港市为所辖范围,下辖同上。
三是平苍其余区域设立平阳县(或苍南县),县政府设在灵溪镇,下辖同上。
四是泰顺县所辖不变,划入归其所辖。
讨论;
1)该方案最大的优点是即照顾了平阳与苍南的关系,又照顾了昆阳与鳌江的关系,龙港与苍南的关系,皆大欢喜。
2)该方案的最大缺点是增加了一套地级管理机构,不符合精简机构的精神,但遵从汕潮揭三地的模式,可谓也是一种可以考虑的方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0 14: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狗屁倒灶的意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0 14: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有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0 14:3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凤姐对我笑 于 2013-2-20 15:04 编辑

有人吃饱了,也就喜欢干点“非常”事,消化消化食物了,不奇怪。平阳以昆阳为政治、文化中心;鳌江流域为经济、商业贸易中心,萧麻地区为区域品牌创设地的基本格局已经逐步确立,并已发挥效益,今后会走向更加成熟和完善!我相信至少40年不会动摇!谁折腾,拆螺丝,拔大棋,拼盘子!谁就是我们的罪人。苍南人民既然当年毅然决定自立更生,独立开创前途和命运!必然有他们自己的目标和信念,我们不但要学习“龙港精神”,更要祝福他们。齐头并进,相互鼓舞才有动力!

点评

举双手赞同: 5.0
举双手赞同: 5
  发表于 2013-2-25 21:55
举双手赞同: 5
支持!!!  发表于 2013-2-23 20: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0 14:3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都是雷声大,雨点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0 15:5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没事干了?!解放以来行政区划来来去去搞了多少次?一个国家如果靠这样就能发达的话,共产党早就实现共产主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0 15:59:30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有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0 19:33:16 | 显示全部楼层
LZ外婆有过,亦或是脑袋被驴踢了,你是国务院总理还是省长?你瞎操这心,洗洗睡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0 19:4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需要政府干出点大事,发展经济,提高收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0 19:55:0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是瞎操心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社区动态|免责声明|隐私条款|联系我们|手机版|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 浙ICP备18042709号-3 )

浙公网安备 33032602100245号

GMT+8, 2025-8-1 23:49 , Processed in 0.06577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