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675
- 性别
- 保密
- 注册时间
- 2009-12-3
|
http://bbs.703804.com/thread-14506908-1-1.html
dddf 编辑
听说大铭要离开温州了。
大铭算不算人才,我不晓得,但是据说他电台节目的收听率很高。
凤凰择高枝而栖是物竞天择的原理,然而据说他的离开并不是彼乡有高枝和思乡情重。
正如他在节目里常说的:干一年不能赚到卫生间里的一平米,长期住着八平方米的别墅。+ q3 p6 d6 w$ _! h6 L
温州远高于北上广的高房价等生活成本,收入却远低于北上广。连大铭这样的名人都承受不起,让普通博士或者有能力的人才,如何承受得起。
温州就是一弄死外来人才的沙漠,只有土生的本土植物,因为有祖上资源和社会资源可以依托才能勉为生长。. n
据我所知,温州曾经进来过不少人才,但大多沾地即走,不走就要在温州被弄死了。( m. k! b/ K, i
一个是教育系统,当年温州教育局在东北各大学,招了一批品学极优的老师,到温州各高中、初中当老师。
才三五年功夫,几乎走了个精光。
而且走时都带着恨意,咬牙切齿,几乎把小银牙都咬碎了。因为温州差不多把她们弄了个半死。
房价太高,那收入远不能支撑她们的未来生活。因为房价高,结婚的成本就高,婚姻无着落。
温州当局又热衷于保护本地老师的利益,因为本地老师这个有挈篮子的关系。(
我所知道的第二个是卫生系统
温医附属一医招不到博士。博士的待遇也算不上比别处差太多,但是温州的房价高、生活成本。3 d' V9 r! C. U# G' r- r: [2 X; C4 z
一个博士随便在绍兴、宁波、嘉兴过得都比温州滋润(绍兴房价远低于温,收入高于温啊)。所以这些博士来的时候不晓得,到了之后才知道,温州太坑人了。甚至于一度集体造反,到处告状,说当初来之前答应他们的待遇,如房补都没有落实。干部骗人,没得法。他们只好二次择业,离开温州,所以温州的口碑很差。
温州市级医院也走了不少的博士,这个应该有数据可查
关于企业,温州的企业为什么要倒闭?只是因为投机倒把于房市么?
世纪竞争靠的是人才,没有人才给你老板打工,你就算有再多的资本资产,也就落得个败家子的下场。乐清好些大公司都被并购了,为啥西,没有人才就没有竞争力啊。没有人才,就不知道这资本怎么花起来有效率有收益啊。
老板是农民出身不要紧,可是找不到人才给你打工赚钱,就是一条不归路。# }- A5 k9 ^3 s2 l Q& z7 z, P4 K
所以大企业都不喜欢温州,因为在温州招不到人才,就算招到人才,也留不住。
人才的生活成本太高,就等于企业的成本太高。
温州的二次雄起,也许不在于大手笔的投资,而是以创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政治改革为契机,第二次敢为天下先,扫荡政府的不良运作机制。
再回过头来看看咱平阳县,每年本土人才外流有多少?你管理人才的有关部门的官僚头头们,无视于本土人才的培养和学习,只会以老卖老占着那点过时过势的学识在那里蒙堂讲,后续力量又不进行培养,总有一天也许已经在某些部门尝到了缺人才没人才可用的现状和地步了。一个单位好的领导,除了自身要具备良好德行外,第二点得要爱才重和惜才!就像现在有的单位,为什么就留不住实干的人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