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4890
- 性别
- 保密
- 注册时间
- 2011-10-14
|

楼主 |
发表于 2012-11-4 23: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2011年上半年,温州市开展了新一轮大规模的乡镇撤扩并行动。平阳县撤销了钱仓镇、南麂镇、西湾乡、梅溪乡、梅源乡的乡镇建制,设立办事处,其行政区域并入鳌江镇。鳌江镇的面积扩大了将近一倍,达到了198平方公里,大大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
鳌江镇成为拥有集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中国最美岛屿南麂,千年古镇钱仓,“国家级生态乡镇”梅源、南麂,滨海旅游区西湾,百年商埠古鳌头等众多自然和人文资源于一身的超级大镇。
在行政区划调整后,温州市委、市政府批复以鳌江镇行政区域为范围,建立鳌江新区功能区,实行“区镇合一”的管理体制,新区管委会作为县政府派出机构,与镇政府“两块牌子、一套班子”,行使经济、社会与行政管理权限。
鳌江镇在1985年、1992年、2000年、2011年四次并进周边13个乡镇,人口、面积不断增加,管理权限也随之调整扩大。1997年成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设立四办六局,县级部门在鳌设立工商、地税、国税、国土、规划、环保等分局。2010年成为温州市首批强镇扩权试点镇,再次设立四办七局一大队,建立了镇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和城镇综合管理执法大队三大平台。2010年成为省小城市培育试点镇,集约人才、土地、资金要素,加快了城市建设与发展。
强镇扩权后,鳌江镇得到了实实在在的优惠政策,即土地出让金除了上交规费之外全部返回鳌江镇进行开发建设。平阳县本着“鳌江兴即平阳兴”的战略思考,把最大的优惠政策赋予了鳌江。
根据平阳县“两轴四片”的发展战略,鳌江镇要以火车站大道和昆鳌大道为重点发展轴,滨江商务区和站前商贸区作为重点发展片。鳌江镇的“两轴两片”已经启动建设,到处是繁忙的工地,有些工地上已经崛起高楼。
2012年,鳌江镇将以小城市培育为平台,以“六城联创”为抓手,进一步完善城市建设管理体制机制,加快创建文明鳌江、卫生鳌江、森林鳌江、园林鳌江、生态鳌江、文化鳌江,着力改造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建设充满生机活力的新鳌江。
-畅通鳌江:聚力打造温州南部交通枢纽
鳌江镇地理条件优越,陆运、海运发达。104国道、甬台温高速、温福铁路穿境而过,甬台温高速复线也已开工建设,将在鳌江港口设立互通。温州城市轻轨已完成规划设计,将在鳌江镇设立站点。鳌江动车站于2009年9月建成通车,是国家二级大站,客货两用,瞬间上下客流量达1000人。新的鳌江港客运站于2011年7月建成通航,大大提升了南麂旅游的对外形象。千吨级码头和标准渔港也即将建成。
2011年,鳌江滨江商务区启动建设,火车站至千吨级码头的疏港大道宽60米,已完成路基填方。昆鳌大道进行拓宽改造,成为双向6车道沥青路面。连接104国道和港口的鸽巢大道也已完成一期工程。
温州市政府十分重视鳌龙一体化建设,打造鳌江流域中心城市,规划建设鳌江一桥、鳌江四桥、鳌江五桥。连接鳌江滨江商务区与龙港中心区的鳌江四桥为独塔双索面斜拉桥,全长1430米,总投资49670万元,已通过工可申请和方案设计,2012年可望开工建设。
2012年,鳌江着力完善交通规划。以打造温州南部交通枢纽为目标,配合县政府做好温州南部交通枢纽规划编制工作,北接温州大都市圈,南联萧麻、水头新城,打通滨江、滨海新区快速通道形成两横多纵的交通网络。启动鳌江港区规划和进港航道治理。
着力构建城市路网。推进滨江片区四路一桥建设,疏港大道一期年底前完工,二期千吨级码头至墨城临港工业园年底前开工;鸽巢路二期一标段完成道路主体工程,二标段确保完成政策处理,七座桥梁启动建设,三期确保完成政策处理;滨江大道瓯南大桥至疏港大道段、瓯南大桥至甬台温高速复线墨城互通连接线开工建设;鳌江四桥上半年组织进场施工,年底前力争完成栈桥部分。推进站前片区三路两中心一轻轨建设,道路部分加大政策处理力度,荆溪路二期、新河北路二期、广场路二期开工建设;鳌江客运中心、站前公交中心确保年底前进场施工;城市轻轨扎实推进前期工作。104国道西过境梅溪段、甬台温高速复线、飞鳌大道、鳌江一桥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确保完成政策处理,力争年底前开工建设。
-宜商鳌江:抢占鳌江流域现代服务业制高点
2011年,鳌江镇第三产业蓄势升级。着眼于打造鳌江流域商贸商务中心区,积极发展现代商业业态,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6.94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46.8%提高到48.6%。
万达广场、红星美凯龙等商业综合体项目即将挂牌,明发、银泰等大型商贸项目达成投资意向,汽车“4S”店集聚园一期地块成功出让,4个地块完成“退二进三”控规编制,传统商业区改造提升明显加快。
西湾头沙旅游服务中心前期工作顺利完成,梅源岭根赤溪峡谷游步道启动建设,荆溪山渡假村项目成功挂牌,皇家大酒店加快推进,陆岛交通客运码头投入使用,有力推动鳌江流域旅游集散中心建设。
2012年,鳌江镇坚定不移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始终把调结构促转型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充分发挥山海资源优势,坚持新兴产业加速扩张和传统产业升级“两手并重”,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不断巩固鳌江镇的经济龙头地位。以多元化发展加快服务业亮点凸现。
总部经济园地块加快招商引资,确保开工建设;认真做好滨江五星级酒店项目、钢材市场、浙南物流园项目前期工作,扎实推进建成区“退二进三”,确保4个“退二进三”改造项目进场施工,加快皇家大酒店、南麂度假酒店、南麂科教馆、头沙旅游服务中心等一批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建设进度,夯实鳌江旅游基础,打响鳌江旅游品牌。
落实“低地价、低房价”政策,做好“限地价、竞房价”、“限房价、竞地价”工作,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积极拓展金融、物流等服务业形态,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3个百分点。
-宜居鳌江:加快城乡统筹和农房集聚建设
2011年,积极推进城乡统筹综合改革,农房改造集聚工作取得明显进展,研究出台《鳌江镇农房改造集聚建设暂行办法》,落实城乡统筹“1+5”规划布点,完成滨江集聚区块三个集聚点和两个安置点规划对接。
大力度推进旧村改造,完成“两轴两片”范围20个村外业调查,玉莲村、下河村完成房屋权属认定,塘下村村改签约率达到90%,完成项目立项等前期工作,上东河自然村改造工作快速跟进,签约率达到95%,梅源中心村农房集聚点项目基本完成前期工作,全镇村房两改工作呈现多点开花全面推进的良好局面。
积极推进“三分三改”试点工作,完成荷莲村农村集体资金股份制改革。深入开展“千百工程”和“优美乡村”创建,全镇已有65个村通过“十百工程”整治,全镇符合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工程”要求的行政村达到70%。创建市级生态村13个,市级森林村庄8个。
2012年,坚定不移推进村房两改。把村房两改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协调推进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滨江突破、全镇铺开,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
扎实推进滨江片区村改集聚点和厚垟集聚点的有条件建设区和限制建设区调整工作,基本形成切实可行的村房两改政策体系,确保启动塘外集聚点建设,完成和家、郑家墩两个安置点前期工作,力争落实26.4万平方米的旧村改造安置房项目,抓好梅源农民经济适用房项目建设进度,做好土地增减挂钩这篇文章,确保完成县政府下达的指标。
全面实施“三分三改”,确保完成80%的行政村股改和地改试点工作,努力实现城乡之间要素自由流动。深入实施“千百工程”和“优美乡村行动”,抓好农村卫生洁化、道路硬化和村庄绿化,认真推广农村环境联片整治试点经验,扎实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和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全覆盖工程,做好畜禽排泄物治理,确保10个村通过省级“十百”整治验收,3个村通过“优美乡村”验收,打造宜居环境。
【编后】
一个环境整洁、生态优美、路网畅通、宜居宜商、三生融合的幸福鳌江正在崛起,鳌江人正在完成从农民、城镇居民向市民的悄然蜕变。
鳌江,一座未来的新兴城市,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借着“小城市培育”的东风,扬帆起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