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很多国家都发生过债务海啸,但是,没有一个国家会像中国这样把全民都拖下水,因为别的国家在发生危机前都纷纷把落水者救上岸,而中国是中央政府把债务转嫁到地方政府和私人,自己先逃,并将自己的资产转移到境外;然后,任由银行和开发商、地方官员把百姓拖下水。 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石油危机爆发时,包括巴西等拉美很多国家采取很多手段纷纷削减普通百姓的债务,由政府来为危机买单。在波罗的海国家发生债务危机时,拉托维亚被迫请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救助也不增加百姓负担。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时,美国政府宁可雷曼兄弟破产保护,也不让危机的后果让买房人承担。在本次欧债危机中,希腊一旦发现民众生活质量下降时,政府全力帮助受困家庭改善生活。在中国完全不同,一切后果让全民承担。在无锡,一个新区管委会公务员发不出薪水,就逼迫所有公务员去搞大拆迁,强抢百姓财富;在东北,地方财政出现危机,地方官员就采取收费的办法,巧立名目向街上店铺收钱逼迫整条整条街道店铺关门;我们看到很多数据,地方税收在下降而税外收费却在狂增。 这一切看上去只是表象,实在是内部已经腐烂透啦。 无论我们的经济数据多么好看,实际上无论是谁都会知道经济危机说来就来。【吴敬琏:中国经济不能靠大量印钞票了】1、靠投资来支撑经济增长的话,再高也没有意义;2、不用老盯着三驾马车,三驾马车是一个短期政策调整;3、现在情况就是恶性循环,你用投资拉动,最终需求还是在下降;4、人民币是国民承担,所以要很谨慎;5、流通货币量过多,是房价高的根本原因。 连吴敬琏这样的老人都明白的事,也就不难明白为什么还有人在装糊涂?真是奇怪啊!所以,我们是稀里糊涂的在看中国的债务。 公务员太多,是中国政府转嫁债务的第二个原因。 这是目前中国最大的难题,以后会是个大问题。福利增加容易削减难,古今中外如是。如宋代几个皇帝就头疼冗官问题,范仲淹搞庆历新政,主要内容也是针对公务员泛滥现象,最后乌纱丟了也解决不了。宋朝从初期几千公务员到一两万好像南宋到极致三四万。那时人口约几千万吧,公务员两三千比一的比例就泛滥了,现在多少了 。 历史的看,在行政层级只有三级(中央—郡—县)的汉代,中国人口和公务员的比例大约是8000:1,唐代为3000:1,清代1000:1,今天变成了35:1,即35人养一个公务员。在中国的西部,甚至是20人养一个公务员的局面,农民税费负担过重的问题因此尤其突出。
在中国26个人养一个公务员还不够,又要加薪?
据《经济观察报》报道,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在3月19日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6年会”上说, “特别是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当然公务员的工资也好、企业职工的工资也好,都要有新的增长。” 呵呵,怕引起民愤,加薪来了个“捆绑”,企业职工与公务员一起涨薪。 理由当然很多,专家们在分析,俺们的“公务员的收入与国内各行业以及海外公务员的收入相比,相对较低。” 拷,你与米国的公务员去比,当然偏低,你不说,俺们中国现在包括职业经理人、白领、蓝领,与欧美相比,甚至与香港相比,哪个行业又能高了? 上次一个结论是啥?目前的现状已是:26个人养一个公务员。 再看看中国历史上民养官的比例:据1987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分析》公布的中国历代官民的比例:
西汉,7945:1;
东汉,7464:1;
唐朝,2927:1;
元朝,2613:1;
明朝,2299:1;
清朝,911:1;
现代:67:1。 1998年财政部部长助理刘长琨透露:汉朝八千人养一个官员,唐朝三千人养一个官员,清朝一千人养一个官员,现在四十个人养一个公务员。仅仅过了十一年,官民比例竟从“67:1”升到了“40:1”。不怪农民说:“几十个大盖帽管着一顶破草帽”。
现在是26:1 了。在这次两会上又公布的一个数据,我国行政管理费用25年增长87倍! 早几年,还常常听说,政府机关要精简机构,这几年不但没听说,每年的公务员招考,如火如荼。在世人心目中,最好的职业已非公务员莫属了!还有哪些靠财政全额划拨的事业单位呢,名义上不是公务员,不还是要纳税人养着吗? 老是跟海外的收入相比,怎么又不比一比人家的效率呢?人家的行政机构才多少人啊?如果现在庞大的机构精简一半,给剩下的人涨一倍工资,俺觉得还是能省下大笔的行政经费。因为不创造价值的“官”,每多一个,就是增加了好几十万的成本。 据《暸望》周刊报道,中国内地公务员与国外以及港澳台地区公务员的收入差距较大。拷,看着来气,你怎么就不将国民的人均收入与国外以及港澳地区的人均收入相比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