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45|回复: 10

上午,是什么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2 19:55: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算说了 于 2012-8-22 23:21 编辑


所以我们一再强调─先求认命,再求改造命运
                                                                         净界法师

那么中间的颠倒想─唯识所住,是怎么回事呢?凡夫是怎么住的?怎么执取的呢?《唯识学》上说─我们凡夫的执取,它不是普遍的,它是局部的执取。什么叫局部的执取?叫随所生所系─它的生命出现什么样的相貌,它就住在它自己所变现的相貌。比方说蚂蚁,你看蚂蚁它的世界,它就去住在这个糖果、饼干;你给它一个黄金,你说:诶!黄金比饼干值钱,它不管你,它就喜欢饼干;你看这个鸟,鸟它的住就住在那个虫,它整天只看到虫;那么猫它的心就住在这个老鼠。

忏公师父以前在斋戒学会的时候讲《唯识学》,他讲一个实际的譬喻:他说这个猪啊,公猪看到母猪扭扭捏捏,就觉得这个猪很丰满;他说这个蛇,公蛇看到母蛇,诶…这个蛇长得很苗条。这就是随所生所系!你变成一个什么果报的时候,你说我今生很喜欢什么,其实你来生喜欢的东西不一样,你今生喜欢钱,你变成蚂蚁你还喜欢钱吗?不可能。但是那个攀缘的本质没有变,问题出在这个地方!

有一个小故事说─说有一个年轻人,他跟一个女众相恋了三年,即将要结婚,后来这个女众在结婚的前一个礼拜,跟另外一个男众结婚了。这个男众打击很大,他觉得受到重大的创伤,就一病不起了。当然这个心病没办法治,他的母亲很着急,找很多医生给他看,也看不好。后来刚好有一个出家人,一个行脚僧从他的门前经过,他母亲就觉得这是一个希望,就把这个师父请进来,希望这个师父跟这个年轻人开示、开示。这个行脚僧,他一入定啊,就知道,哦!是怎么回事,他知道了。他就叫这个年轻人睡一下觉,休息一下…你太累了。那么这个年轻人在睡觉当中,这个出家师父就以他的神通力,让他看到他过去生的因缘。这个年青人在睡梦当中,看到──

一个茫茫的大海,就在大海的岸边,出现一个女众的死尸;这个女众,可能是一时不小心掉到海里面死掉了,死掉以后,大海就把她冲到岸边来。诶,有一个人走过来了,这个人看到死尸以后,动了悲悯心,摇摇头,哎呀!真是可怜,就走掉了。过没多久,又来了第二个人过来,看到这个死尸,又动了慈悲心,慈悲心是更强烈了,就把衣服脱掉,盖在这死尸上,给她几句祝福就走了。没多久,第三个人又过来,看到死尸,他起了非常强烈的慈悲心,就挖了一个坑洞,把她埋在坑洞里面,入土为安,把它盖好,上面再放个十字架就走了。这个年轻人在梦中,看到这些之后,他就醒过来了,师父就对他说:你看到你前生了?是啊!他说:你是第二个人啊,你衣服给她,所以她陪你三年,你也够了!她嫁给第三个人,第三个人帮她埋葬,她要用一生来陪伴他。因缘不同啦!对不对?

我们经常会觉得──好像别人对我们不够好,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说,我们过去生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因缘?所以一个人要能够认命,很多事情是很好处理的。所以我们一再强调─先求认命,再求改造命运;你先相信你今生是业力变现的,你要先相信;一个人不能认命,你就很难修行。其实过去、现在、未来,这三个是息息相关,你今生你脱离不了过去的;我把过去切割…只有佛陀做得到,你肯定被过去业力所牵引的,那么今生当然也会牵动到来生,所以我们对于今生的因缘,真的是要认命放下,但是你的重点是在未来─开创未来。当我们在做善法的时候--不够用心,随随便便的去做,你来生你就不要去埋怨,为什么你的功德是这么少,别人的功德是这么大,因为别人在因缘当中,所付出的心力是不同的。所以过去可以让我们当检讨,为什么我的生命的因缘是这个样子?他的因缘是这样子?他就是多一份的用心嘛!同样一件事,同样的拜佛、同样的持咒,为什么他来生是这么一个广大功德,而我今生是这么微小呢?就是你是不是把那个心放进去。

所以说万法唯心─你前生的用心,把今生的果报创造出来了,这一部分认命,反正过去也不能改变了;但是你今生点点滴滴的用心,又开始在累积来生的果报,这个地方你要注意了!这就是唯心识观的整个思想─唯识所现,唯识所住,唯识所变三个内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2-8-22 21: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2 21: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让环境好起来 发表于 2012-8-22 21:08
忽悠人!

对不起!可能被黑客冲......

点评

视频开头,出来“缅甸”字样时的背景音乐是什么?  发表于 2012-8-22 22: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2 22:55:07 | 显示全部楼层
俩兄弟人是不错的,可惜搞的太大了,资金链断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2 23:3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海涛法师: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1.深信因果的人不会贪图占别人的便宜,因为他知道将来会因为眼前所占的便宜,重重地付出更可怕的代价。所以从长期的观点来看,占别人的便宜其实就是自己吃大亏。

2.我们不能因为看不见过去世和将来世,就否定三世因果的存在,就如同我们总不能因为没见过自己的高祖父和曾祖父,就不承认他们存在的可能性吧!

3.命运的产生,其实就是三世因果的现象。凡是有大智慧的哲学家无不肯定命运的存在,因为改造命运是以肯定命运做为基础的。

4.一般人的富贵、贫贱、美丑、夭寿、生死都有定数,这定数其实就是他们过去世心念、语言和行为的果报。

5.凡是心灵越宁静的人,智慧就越高;智慧越高,就越能了解命运和果报。

6.千万不可轻视你所不知道的真理,否则你可能会用生命的代价来补偿你所犯的过错。

7.系囚动物或剥夺他人自由的人,来生就不得自在。我们这一生的自由是受过去世所造善恶业的影响,前世种善因,今生必感得自由快乐的果报。

8.善念会产生仁慈的行为,由施舍而使人产生愉快的影响力,这愉快的影响力又产生吉祥和福气。

9.恶念产生破坏性的行为,由破坏而使人产生憎恨的影响力,这影响力将来会导致忧苦和凶祸。

10.害怕受苦和逃避倒霉的事情是人之常情,可是害怕受苦和逃避受苦并不能解决问题,因为一切苦果都是由过去恶业来的。恶业不除,苦果就会接二连三地发生。

11.一旦有了革除坏习惯的决心,就马上付诸行动。因为有了决心和好的情感而任它消逝,不产生实际行动,远比失去一次机会还糟糕。



1.行善而不希望回报,甚至不执着善的名相和有我在行善;行善不执着我相和善相才有智慧,才是真正懂行善的人。

2.心地清净才是真正的施舍,心地清净才是最大的福气;行善不执善相才是绝对的净业,才是超越对待的最大吉祥。

3.福不可以享受到尽头,假如福受尽了,幸福和快乐的泉源就会枯竭!

4.真正会施舍的人不会爱好名利,而且不贪求福报。因为如果为了求功德而行善,为了福报而施舍,那么他施舍的善行将是虚伪而且有烦恼的。

5.有了贪心、憎恨心和愚痴心的人,纵使喝下去的只是白开水,也是很难消化的。

6.一般人施舍讲究「财物」和「对象」,菩萨的施舍则不分对象,而特别讲究「清净心」和「平等心」。

7.做好事千万不可因为发生挫折或遇到倒霉的事而退失善心!

8.当我们行善拜佛,求子女病愈而子女反而去世时,我们千万不要灰心,因为说不定那死去的子女本是来讨债报怨的,因为我们现在的忏悔行善和佛菩萨的慈悲,才停止了恶运。

9.有些善恶不可从眼前的利害去决定,要从长远的流弊来判断。

10.一切过失都是从心上产生的。只要一心向善,无有私欲,也不必逐样检讨好名、好利、好色、好财、好怒等千百种过失。只要内心清净,自然一尘不染,这才是从根本上改过的方法。

11.要戒掉坏习惯,首先要彻底明白它的害处。因为你不明白坏习惯的害处,戒掉坏习惯就不会卖力踏实。

12.财物的可贵在于救人危急,爱的可贵在于持之有恒。

13.施舍可以消除我们的烦恼、吝啬、谄媚、邪见、执着、悼悔、狂傲、贪爱、憎恨、无明、疑惑,而使身心安乐自在,精神专一,并且产生许许多多的善法和智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2 23:46:36 | 显示全部楼层
jeep 发表于 2012-8-22 22:55
俩兄弟人是不错的,可惜搞的太大了,资金链断了。。。。。。

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3 00:47:1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衲路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3 07:51:56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那些佛堂好赚钱!
每次去佛堂都要交钱的,什么点佛灯,还有什么公德箱,还有什么师傅拜年也要好几百块钱,
毎去一次都要花钱。请问楼主那个佛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3 08: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1命苦的人 发表于 2012-8-23 07:51
现在那些佛堂好赚钱!
每次去佛堂都要交钱的,什么点佛灯,还有什么公德箱,还有什么师傅拜年也要好几百块钱 ...

佛祖无处不在,无论那个寺庙都可以.拜佛主要是修心,修心主要是行善,行善意因故,因故知轮回.佛陀在心中,无论钱多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3 08: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算说了 发表于 2012-8-23 08:07
佛祖无处不在,无论那个寺庙都可以.拜佛主要是修心,修心主要是行善,行善意因故,因故知轮回.佛陀在心中,无论 ...

您还没有告诉我那个寺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社区动态|免责声明|隐私条款|联系我们|手机版|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 浙ICP备18042709号-3 )

浙公网安备 33032602100245号

GMT+8, 2025-8-9 23:32 , Processed in 0.06298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