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有缘,能得学佛的人生取向十分难得。但需牢记万法不离其觉,离开自性觉,只能学迷、学惑。特别在现前这个魔法时期,学佛并不是很多人想象的那么简单和浮浅。所以,释迦佛流泪说法警示末法中的学佛人。这是一个残酷的事实,多少善良的人们涌入坏法的道场,以惑传惑,信惑学惑,竟还都自以为是在学佛,还能往生到西方世界。这些并不是法的是非,而是我们不懂自性觉的必然之误,因在自己。佛泪慈悲人们都不知解,也许这是定数。净空法师无奈讲了“五年后成真菩萨”,宣布“其它的地方传道也没人懂”,真就没人懂,谁觉了?谁知南去西来无一字,谁知弥勒大慈根本一法三千汇归大同圆,谁知儒家道教的道德是八万四千多元的统一根。 境当来,念下生,法运应机转。正信才有觉,正路才是法,正为才能净。当来转折急中唤,念念下生慈真传,大悲大愿普施三千天地间。 一、信 德根之觉才能生信,信乃万事之本。信分为正信、迷信、邪信,唯应时应机的正觉之信是道,其余的信执都必须依佛之真理觉正。否则,只能误入歧途,坠入魔道。 正信佛是理,迷信佛是相,邪信佛是贪。理就是做人、做事因果的真实道理。理是活的,随机应运,不断由相对发现绝对,最终彻觉。相是事相、佛像、佛经、佛号、佛事,还有礼佛、念佛,正确的方法是依相透理,不着事相执。否则,就被相转了,久之就会着相魔、着经魔。正因故此,才有“见佛斩佛、见魔斩魔”的破相之说。实际上信贪的人并不少,求福、求财、求平安、求当官,想神通、想成佛、想往生、想离苦。其实,净土是真心实干利益众生的果,是干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只能由想生行,想不具行永远不能达境。要生正信于己,定正信于行,取正信于众,才能顺理成章。 成佛之道是三布施,得佛之地是众生信。诸佛都是讲做人的真理、造福的真法,我们学到了,要靠求真务实的真觉实行去普利有情。信要信道理、信真觉、信实行、信三施造福众生才是彼岸,才是净土,才能当生。迷者往生,觉者当生,从迷起往,得觉当生。离此信佛不是佛,天天念佛亦枉然,信的是迷惑佛,信的是愚痴佛,信的是执着佛,信的是妄心佛,信的是贪念佛。如若不是,就会明白念而不念的觉法境了。最严重的是信着魔,这就是净空法师为什么说出了“有些人念佛啊,比骂人强”的道理,其实也有不如骂人的,以自己心里的妄佛误导就不如骂人。他老人家开示的不正是信不正,念的就不是佛吗?他老人家还更明确地告诫我们:“现在学佛,连个伴儿都难找”。一帮一帮人学佛,一帮一帮人皈依,一帮一帮人打七,一帮一帮人拜寺,他竟说“连个伴儿都难找”,是在警示我们什么?如果还不知道审视自己信的到底是个什么佛,那就真的苦了。 二、念佛 念佛的是处处知种善因的心与行,而不是嘴;成佛的是利益觉悟众生的功到自然的成,而不是妄想、妄求、妄心的离。准确的说,念佛,念的是明白佛的心;做佛,做的是佛度众生的利益行。生出佛的心,会做佛的行才是路。总之,佛是从觉、正、净的普化实行中成长磨炼做到的。 念不清三皈依不二法,就不是念佛;信不得正,就不是念佛;理不圆通,就不是念佛;承不缘真,就不是念佛;觉不慧生,就不是念佛;不楚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就不是念佛;真假不能明辨,就不是念佛。因为佛的教育是觉悟、是明白、是虚心,是真实利益众生的觉者行。 现在我们念佛从佛号起念;佛在世的时候,学佛的人也是在念佛,但不是从佛号起念。所以,要念懂它,要念出觉、念出心。要知道念佛法门境界中,有“念而不念”处,证到这个修境还不能往生,要“不念而念”才是成。其中的“念而不念”,前边的念,是通过初信的相学开始解悟,心中生起佛的愿念;后边的不念是离开事相佛、嘴巴佛,这才说明得法。续之“不念而念”才了然。 念佛法门,并不是我们现在很多人想象的那个因缘念法。释迦说法四十九年,字字句句阿弥陀佛。金山活佛念的是“谁念南无阿弥陀佛”,他点的正是因缘具足时当觉的应念法,这个谁能禅到?没有过去现在的德基也是枉然。不会行善就不能积德,积不来德就无从生觉得法。只有知道了这个道理,才能念到真实佛。 只有三施利益众生的德,才能得遇正法承,得到正法传,起念正法行,得生正法觉,这才是念佛因缘。念佛要在吃穿住行、待人处事上以佛念而行。佛号不是佛,是压妄的法;是舍妄生觉的法;是用佛的念压住妄的起。觉念不生,自性不明,说明不得法。要知察早正,不知改还是往那个里面走,就远了,就离开皈依佛法教育的自性觉了,那就不是佛法道了。最忌的是压妄求妄、修妄成妄,这个念法的人并不少,特征是封闭保守、专迷自是。净空法师说:“念佛要念到大觉的程度才能往生”,起码要先念到“念而不念”的初觉初证地。如果这个还切不到,就是门在哪里还不知道。当来下生传的就是大缘一步直切“念而不念”舍去善念妄佛的入世真觉境。这个不可不明,不可不速觉念入弥陀的真行中。 念佛、礼佛、做佛事,有出世、入世之分。初修出世离染见性,终成入世不被所转了愿。出世见性,入世用性,出入不二。哪个对众生的觉、正、净利益大,哪个就是大法、就是大行。历来都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开言吐语心自现,这是觉境层次决定。觉悟和学舌不是一回事,境界里的话和境界外的话不是一回事,这个叫门道,要会听心、品到境、见到性。 现在有些高人是离开了人道在念佛,是人由鬼差、人由畜役的念佛法,甚至装佛弄鬼,去的地方只能是地狱。要马上回到人道上面来,这个一觉回心的念就是正念、就是念佛,其中就有“念而不念”的瞬间。另外仅就“阿弥陀佛”四个字的念法,得承与不得承亦有大差大别;其中也包括经的念法,只就一个称念法的内机,也是鲜为人知;更况“一心念佛、一经切入、专念不杂”,我们就更难知解了义达境了。 专念不杂弥陀性,深入切出无一字。一心念佛生佛心,心佛念念普众生。怕杂即是妄,不参谁觉道,置身正邪之外,何谈其还在道。所以念佛般般,无奇不有,深浅难测,正邪当慎。否则天运律无情,悔之必晚矣。 三、觉 整个佛法,都缘起和回归在一个觉字上。无论学佛、念佛、修佛,离觉都不是。三皈依本身就是法,不是形式。要依觉行正才清净,步步都是德行,周而复始,蛹动螺旋不断升华。整个八万四千法门教的都是觉,学的也是觉。觉是方向是真伪,行是创造是育人,净是果地是众心。离开觉就没有道,离开觉就没有佛,离开觉就没有经,这个理不能不知道,这个心不能不警惕。佛与魔、是经与非经,只在一念间。只要人心失去了正信佛心觉,佛法就会因人心之曲而坏、因人心之曲而魔、因人心之曲而毁。我们要致力于唤觉救性共乘弥勒古佛法性道,以觉开拓,创造法的新世界。 四、法承与受戒 无论佛家、道家、儒家、武术、医家都是依承为根,依承是器。不得是承,妄修千万亦非徒。这个机,很多学佛人还不知其中的道和理,不知法源由承来的决定作用。结果妄自为是,妖魔鬼怪也就乘机出来混充法师传魔承。如此这般的皈依,法承岂有不乱不坏之理! 离承无法,是法必承。能得到正法承也必是过去、现在积来的德因。净空法师真的大慈悲,讲了四次皈依,但谁解其中正承义?从古至今,法法必依承。实际中知承、是承、惜承的了无几人。所以这是一个乱承乱法的坏法期,乱中当有觉者生,寻师访友务在得真承。 传承文明,继承发展。没有这个承,学的会是哪门子法,只能学到邪师说法如恒河沙里面去了。所以现前寻承是第一之要,有承才能得到法正传,务必找到得道承运之师。现在是八万四千法门归一承,三界十方不二门,大肚能容入世行,契理契机末法应,千里有缘今相会,金莲朵朵今相逢。 无承无戒体,不懂戒威仪,这是一种可怕的戒承现象。比如我们有些人竟以受持菩萨戒为荣,这怎么得了,这哪有可能得法,这怎么会是释迦的弟子。 五、道场 净空法师一遍一遍地再三讲,但学佛者总是听而不解不闻,学而不谛不明,就是离不开贪图名闻利养的道场,还是依旧到贪图名闻利养的道场去学佛法、做佛事;还是依旧到贪图名闻利养的道场去供养、去超度;还是依旧到贪图名闻利养的道场去拜佛、去打七,这个去处对吗?这个道场能有正法佛吗?所以净空法师说:“我九七年访问大陆时,与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统一了一个意见,现在所有寺院变成旅游景点,修炼道场重新组建。” 结合现实,眼下必须正觉佛法普世行,急明中华古佛西来的慈救心,才不枉此身真难得,才不枉终愿一心佛子愿,才能修有是承得法步入正法正传佛道场。一个无限为人民为众生的大道之场三界同一行,决无各修各道之说。各修各道何谈万教归宗、万法归一的真实地。 无论是道非道,只能因缘施度。因缘不觉者,净空法师说:“佛不住这个世间了”。对于心无正佛信的人,硬去讲此理,那是无知的表现。他们信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世俗心的钟上佛,对这样的因缘,只能等他们自取逆经现前无路时才能生出寻归的心。在这特别乱的环境里,我们的原则是不伤一人,大肚慈迎一切尚存一念的思归心,同心同愿多元本来一家人。 六、法运 佛法应运,有青、红、白三运之说。太上运东木色青,释迦运南火色红,古尊运西金色白,借此四季春种、夏管、秋收果。净空法师把道场立到澳洲,并以此方便说:“其它的地方传道也没人懂”。这句经文非同小可,几人切闻,几人谛义。一个“传道也没人懂”了道了,一个“传道也没人懂”运转了。三千诸佛、八万四千真子都来一承一法一道场,真是兴会兴会大兴会,谁知兴会方兴会。 净空法师说:“灾难来临时,佛菩萨在世间讲经说法”,统统入世行。佛无影,经无形,直逼佛从心中自性生。这是终 成正果博士学位的法运大通考,是缘人人都要有这个大见底、大愿皈。从中法施无量众、从中得学无量门、从生无量心、从积无量德,考觉险定量其功。天赐大法机,觉乘是行才是再来真。 青种育,红愿发,白再来。秋金收成果,青育红发明明白白,只有了愿才终成。红归西,白再来,一个皈字道明白。万佛一如,因运施教,正是功德无量的太上、释迦慈心悲意的润育,才缘生了西来意的今天,恰是弥勒慈尊笑口开、垂手亲接八万四千共圆道德不二的大家院。 七、理念时空 佛法中的时间和空间,是一性转识的根本二处。德能觉达到光速境界状态,空为当来,时为下生,就会速转归宁于大道之生的一境中。万法由心生,一念觉转,就会产生心境的遥而不遥、久而不久的高维中,这时,时间和空间都会因觉跳出三界外。人的心觉不同,时间和空间也就不再是原来的一个测量和觉受标准了。宇航员进入太空中的时空观,就不是我们的觉受感。这个理念的时空定义,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已经给出了答案。古大德一句:“生者当生,往而未往”,对佛法中的时空理念已说得再清楚不过了。生者有寿,是时间;往者有距,是空间。当生无时差,未往无距差。彼岸西方之遥不可去觉未往,未来弥勒之久不可求觉当生。懂的自然懂,不懂难倒太阳公。 据说辽宁千山已经盛典了弥勒尊佛为祖的法会,而且现在世人也都口碑同唤齐称弥勒佛,这大概不会是佛法中的天下之妄吧!如果不是,就要明白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契理契机末法应的心觉时空事与理,不要再愚执在千无期、万无期,千万之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