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5214
- 性别
- 保密
- 注册时间
- 2012-5-16
|
2011年7月26日,不少温州当地市民带着许多玩偶赶到医院看望小伊伊。
2011年8月22日,小伊伊在亲人陪护下从温州坐救护车赴上海继续治疗。
2011年10月7日,伊伊扮鬼脸。
2012年06月27日,小伊伊来到坐落于乌镇的桐乡第三医院接受德国医学专家会诊
小伊伊,这个熟悉的名字,一直牵动着很多人。 在很多人看来,她关乎奇迹,关乎希望,关乎未来,关乎爱。
她长大了吗?她会走路了吗?她每天开心吗?她还好吗?
这些,许多读者都一直在问。. ^" E" f' z, V; P
今天,记者速写小伊伊这一年的生活片段,告诉你答案。/ E# B$ ?! f. R3 ]
过去的365天7 h2 H" o* ^" J9 B$ q
第4天,小伊伊躺在病床上,戴着氧气罩的孩子看了让人心痛。叔叔项余遇靠拢去,轻轻吻上小伊伊逐渐恢复红润的小脸。叔叔一直忐忑的心,稍微有所缓解。' @' K' a. S, j) ]$ _; D
第8天,手机正在播放儿歌,这是小伊伊最喜欢的。她伸出小手,努力地想要抓住什么。$ o1 [% {4 m+ w4 N( J
第16天,看到护士手里的针,小伊伊哭喊着:“不要,不要。”旁边的大人也跟着抹泪。
第88天,她一手搭在奶奶肩上,一手撑着病床,喘着气……“站起来了!”病房内,所有的人都笑了。
第150天,对于针头的恐惧已经变成了习惯。有时候,她甚至会嘻笑着说:“打进去啊,拔出来了哈哈。”她仍不喜欢被打扰,经常一个人陷入沉默。+ k% o R; P& H+ n# p
第364天,上海新华医院附近的一个小区,楼下的小花园内,她和小朋友一起玩篮球,溜达了一会,唱起了“小蜗牛和黄鹂”……8 N1 C+ I, G/ P& v' g8 f
今天呢?她正越来越好。1 X0 G; r0 N6 Z* K: n. S! Q1 C
“Happy努力了”. G4 e* ~/ e/ X" T
过年的时候,家人给小伊伊拍了一小段视频,让她给大家拜个年。
没人帮扶,小伊伊自己站在床上,一直微笑。白色上衣配着红色长裤,伊伊的小脸蛋红扑扑的。2 r" |# @% l' B# H" W
“叔叔阿姨新年快乐,Happy努力了。”伊伊对着镜头说。项余遇自嘲说,他这个英语老师不称职,“Happy new year”到了伊伊口中,就成这样了。/ K* Y0 k7 W! F Q( |6 P: R
最后,伊伊一个后侧步,摆出了V字形手势,还微微跳了起来。
幼儿园
康复室里常有好多小朋友,总是闹哄哄的。伊伊说,很像幼儿园。
伊伊有6个小书包,每次经过真正的幼儿园,她都会兴奋地喊:“叔叔,你看,幼儿园哎。”, U2 v5 j$ w; ], G! {* p
项余遇知道,伊伊很羡慕幼儿园的小朋友。
周围的幼儿园问了一遍,没有提伊伊的事,只说孩子受了伤,但全都遭到了拒绝,“他们担心孩子摔倒,怕担责任。”
但项余遇不想让伊伊受到特殊对待,“平凡而平静的生活,才是她最终所需要的,不只是现在,将来也是。”4 `, r' e. e/ ^& ] E6 K1 _( C3 W9 Y
“我想念人,去了哪里”
早上做完康复,吃中饭,兴许会午睡一会儿,下午去楼下玩篮球,顺便溜达一下;
回来洗澡,吃饭; O4 X) n# `7 _2 {
晚上,看一会儿动画片、动物世界或“巧虎”;
读书、学习的时间,现在持续时间不到半小时;上了床,还要听一会儿睡前故事。
这就是现在伊伊的一天。+ d& G, p4 K$ W! |5 {
“只是,伊伊偶尔还是会问起,她想念的人,去了哪里?”项余遇说。
姐姐范儿
去年12月23日,小伊伊完成年前最后一次治疗,坐飞机回温州过年。
这天,项余遇的妻子产下一子,小名糖糖。
项余遇更新微博:儿女成双的感觉,让我对未来更加有信心!% W5 M6 z* P) g P( i& q2 h2 q
自从有了弟弟,小伊伊明显开心多了。她会抱着小宝宝说:“弟弟你来啦,弟弟你要乖哦,给你唱儿歌哦。”# O+ H& \4 K. P4 {: V0 X. S
糖糖哭闹了,伊伊就一首接一首念唐诗,很见效。一副做大姐姐的范儿。4 H. i& A# C: V# t, ]1 A1 }: K4 f* E
发脾气
如果你觉得,伊伊是不是有点“小大人”的样子,那你就错了。1 C+ j7 T m: T5 F
伊伊会发脾气,而且很厉害,有时候连最亲的爷爷奶奶都控制不住。/ S' I, `. N) c) D
比如,走在路上,她看上了一个玩具,得不到,有时反应就会很激烈,甚至有些歇斯底里。
伊伊之前不太这样的,项余遇认为,可能是这些日子,她得到一些东西,太突然,也太容易了。想要的,不想要的,该有的,不该有的,几乎都有了。
有一次,项余遇问:“伊伊乖不乖?”0 w# s1 t# x& f( F4 K" W! S
孩子张口就说:“很乖,就是牛脾气。”4 ]. V: r9 L! A/ E _( J1 v9 _
康复训练
上海,租来的房子,离新华医院不远,一切都是为了伊伊康复治疗方便。9 }" V7 \, X7 L* x/ O4 O5 d
房子只有70平方米左右,月租金却要四五千元。一家人这样分工:伊伊的爷爷奶奶,大多数时候都陪在她身边;项余遇要照顾产后不久的妻子和儿子,只能上海温州来回跑。
周一到周五,伊伊都要做康复治疗,从一开始的提腿,到站立,再到训练步态,这样一步步走过来。
项余遇还记得,一开始伊伊不太愿意动小腿。后来他发现,只要自己跳一下,小丫头也跟着跳。两天下来,项余遇肚子都跳痛了。
康复训练其实挺痛的,有时候,伊伊特别抵触。不过,她很懂事,大人稍微劝劝,她会坚持完成所有治疗。有时候实在太辛苦了,她会歪着头问奶奶:“为什么别的小孩都可以休息,我没有?”
现在,康复训练进展还算顺利。她一般上午做治疗,下午就能在电脑上看一会“巧虎”,或者到楼下玩一圈。
奇迹怎样画句号
300多天前,和所有人一样,守在病房外的我们,相信奇迹一定会发生。/ |. o# f" h3 t/ y2 m8 s# @+ w' k- u
或许,这并非出于对奇迹的渴望,而是一种对生命的敬畏。" q) b4 l, |& c* i
每个人心中,本就有这样一个奇迹夙愿,寄托的,不仅仅是属于伊伊的奇迹,也关乎你我,关乎希望。
如今,孩子身上的奇迹,已经渐渐成为一段远去的故事。
我其实更想知道,奇迹该归于何处,该怎样画上一个句号。
有人会说,归于延续;有人会说,归于结果;有人会说,归于美好……. t/ K; L9 m2 ]9 d* P
其实,谁想要奇迹?
宁可这个孩子,像那些没有奇迹的孩子一样,安静长大。, T: z8 [ R* R" o3 k
她还小,路还长。奇迹,更适合归于平静,现在,以及未来。4 v2 l9 u8 S6 |* {7 j
7 i0 p9 a2 P( u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