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498|回复: 34

我为保险道声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2 21:33: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几天前我在社区里做了个调查,看看大家对保险的看法,发现所有人都在骂保险,好像保险就是伤天害理。所以我想为保险辩解下,当然这只是我的感觉,没有任何其他的意思。
       很多人对保险很反感,可能最直接的是源自保险推销员的不正当的推销方式以及保险行业的恶性竞争。其实保险是一种保障,一种风险的转嫁方式。如果保险真的是骗人,那为何国家专门为保险成立一个保监会这样的国家监督管理机关?保险与银行同是国家金融机构,为何银行就可以风靡一时?如果保险不好,为什么美国放弃了雷曼兄弟,却花大笔资金拯救保险公司?如果保险真的不好,为什么大家都把有三险一金的工作视为好工作?真的是保险的不好还是大家对保险的某些方面的反感?或许这是保险业改深思也是大家该深思的。
      当年我在读大学的时候,在南昌最繁华的街道上看到很多老人在要饭,他们不要钱,专门只要吃的,要我们吃剩下扔掉的东西,当时我在想是他们的儿女不孝顺还是他们已经无依无靠。现在我在想如果他们当时有一份养老保险有多好。

      现在,我快要进入保险业了,我希望能通过努力改变大家对保险的看法,找最符合客户利益的保险项目推荐给我的客户。或许我的力量很小,但是我想总是要有人做的,既然他是好东西,就应该得到认可。

      以下是我得到的信息和资料,或许能让大家对保险有所改观:

   从温家宝总理万元捐助白血病儿童 看中国人保险意识的淡薄人眼中的保险家庭理财、投资、保障
前一阶段,电视、报纸及网络新闻纷纷报道了关于从温家宝总理捐万元捐助白血病儿童的新闻,有一篇文章这样写道:
河北人李贵树夫妇因为没钱给患白血病的孩子李瑞治病,决定放弃治疗。后来,他们在天津火车站巧遇温家宝总理并获救助。17日,国务院工作人员专门来医院探望李瑞,将募捐的1.5万元现金交给李贵树夫妇。其中,温总理捐了1万元现金。李贵树在接受采访时激动地说:“幸好遇到了总理。”
李瑞是幸运的。可以预见,有了温总理的关心,有了国务院的捐款以及医院各方面人员的努力,医疗费什么应该不再是压在李贵树夫妇心头的巨石。从某种程度上讲,我们可以像李贵树夫妇一样感叹,“幸好遇到了总理”,是总理救了李瑞的命。可是,当我们感叹“幸好遇见总理”的同时,内心深处总还会有一个抑制不住的声音:假如李贵树夫妇没有与总理的这次偶遇,他们是不是就应该和他们一样认命呢?我知道,这样问有些残忍,但却是我们不得不去直面的事实。与此同时,与李瑞一样患有白血病而无钱医治的儿童又何止几百、几千人呢?
中国现有的400万白血病患者中,有50%是儿童,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3万至4万的速度增长,而巨额的医疗费用使得全国白血病患儿的住院率仅为10%左右,每年有10%的儿童白血病患者因治疗不力而死亡。显然,他们不可能都有李瑞这样的幸运和“好命”,也不可能指望媒体、个别企业和社会爱心筹集的“杯水车薪”。如果我们有心计算一下,这该是多么触目惊心的悲剧啊:每年几十万条生命在绝望中消逝!
这些年,也先后有一些省市将白血病救助机制纳入了地方政府的议事日程。以上海为例,截至2006年,上海有2万多名患有白血病的儿童得到了约5000万元的救助,白血病治愈率超过80%,起到了很好的救助效果。与此同时,北京、成都、重庆、郑州、镇江以及江苏等地相继建立了各类救助机制,但多因资金等各种问题,被迫搁置或暂未见到明显效果。
资金难以筹措是事实,但这不能成为漠视生命的理由,只要卫生和劳动保障部门真正愿意牵头,办法总比困难要多。梁豫秦代表曾提议,由卫生部、红十字会等部门牵头,建立全国联网的“0~18周岁儿童医疗互助基金”,这是一个理想的渠道。当然,各地也应该因地制宜,引导社会团体、慈善机构、个体善款都来积极关注救助白血病患儿,政府应该积极建立相应的制度,并将其纳入社保体系,如此,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白血病患儿的救治难题。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对于他们生命的保障,制度永远比“幸运”更为现实。
——以上转载自“新浪新闻”网站
(2009-3-27日一大早,人在上班的路上,遇到了上中学的校友,她和她的父母及家人正站在路边,一问才知道她的亲姐姐于前天也是患白血病不幸去世,年仅42岁,留下了一个今年即将参加高考的儿子,默默的看着他们一家悲伤的样子,我也不知道说些什么好)
那段时间里,也曾经浏览了大量关于此事的相关报道,社会各阶层人士除了感叹小李瑞的幸运之外,也纷纷献计献策,不外乎如同以上文章中那位人大代表提供的议案大体一致,无非是靠国家政策或靠社会力量来解决。
其实,我们是完全有办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的。
众所周知,自从中国改革开发以来,目前国内已经有数十家中、外资保险公司(据说香港有100多家、而美国有上千公司家),几乎所有的人寿保险保险公司都有相应的少儿及成人的大病医疗保险,一般只要每天大约几毛钱,就可以保几种甚至几十种大病,只要一旦被查出患有其中任何一种(包括白血病),保险公司将按合同约定给付10万元(或20万,具体看投保人所投份数)。
如果这些议案或建议(呼声)来自一位普通民众,倒也可以理解。但那么多的委员,部长、新闻记者、教授及学者,都没有提及到(也许是来不及想到)保险,这不能不可以说是中国人的一种悲哀。
1998年,在美国友好运动会上,我国著名体操运动员桑兰不幸遭遇意外事故,导致第六七节颈椎骨折、脊髓损伤、胸以下失去知觉。桑兰受伤后,美国医务人员给她提供了最先进的颈椎修复手术和特级药物治疗。当时,美国友好运动会组委会也为各国选手购买了巨额保险。桑兰的意外事故使她在友好运动会期间获得了1000万美元的保险金。桑兰1年后回国进行康复治疗,并获得全国优秀运动员伤残互助保险基金会15万元人民币的赔付(一笑)。由于保险赔付的资金及时而充裕,桑兰在美国以及国内得到了极为良好的治疗。现在,自强不息的桑兰已经可以较为自如地活动上半身,这与她得到高额的保险赔付,并由此得到最好的治疗密不可分。
日本是世界保险业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一,每当家庭迎来一个新的生命,必须先做三件事:取名字、报户口、上保险。而我们中国人却首先想到的是给孩子压岁钱、金手镯等等。
其实理智的消费在孩子还未降生时就应该有合理的规划,这包括目前的准爸爸、准妈妈是否已经拥有充足的保障。随着小生命的降生,他们要肩负起孩子教育、抚养的责任,他们的保险金额应该占家庭保险的绝对比重,大概相当于家庭年生活费的5~10倍,包括足额的大病和寿险保障,。这就是说如果万一家庭成员中出现大病或意外风险,保险理赔金可以保证家庭,特别是孩子的生活质量在5—到10年内不会因此而下降,从而为家庭进一步规划提供一个充足的缓冲时间,这是做为准爸爸、准妈妈首先要做好的准备。
宝宝的保险规划主要包括充足的大病、意外及医疗保障,如有精力还可以补充一定的教育金计划。
我们和我们的近邻的差距不仅仅是物质上或是经济上,更主要是体现在观念上的巨大差距,其实仔细想想,人家比咱“不差钱”啊。
至此。我不由得更坚定了做保险的信念。

保险的意义只是今日作明日的准备,生时作死时的准备,父母作儿女的准备,儿女幼时作儿女长大的准备,如此而已,今天预备明天,这是真稳健;时时预备死时,这是真旷达;父母预备儿女,这是真慈爱,能做到这三步的人,才能算作是现代人。                                                                                        -------------一代学者(胡适)
    如果我办得到,我一定要把保险这两个字写在家家户户的门上以及每一位公务人员的手册上。因为我深信通过保险,每个家庭只要付出微不足道的代价就可以免遭永劫不复的灾难。人寿保险是唯一的经济工具,能够保证在未来不可知的日子,有一笔可观的金钱。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
对于一个愿意帮助他自己的人,我没有想出比购买保险更好的方法。              ------------美国前总统(约翰逊)
拥有相当的寿险,是一种道德责任,是大部分国民应负有的义务。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
    我一直是人寿保险的信仰者,即使一个穷人,也可以用寿险来建立一份资产。当他有了这份资产,他才感到真正的满足,因为他知道,倘若有任何事件发生,他的家庭仍可受到保障。            -----------美国前总统(杜鲁门)
     我对资本主义向来没有好感,但保险制度却是资本主义唯一可取的地方。        ------------赫鲁晓夫
    我国人民对这个国家现在及前途充满信心的最佳证据是:上千万的人民都拥有人寿保险。                                                                                                 -----------艾森豪威尔
    到目前为止,我没有发现有哪一种方法比购买人寿保险更能有效地解决企业的医疗财务问题。                                                                                                  -----------比尔.盖茨
    别人都说我很富有,拥有很多的财富。其实真正属于我的个人的财富,是给自己和家人买了足够的人寿保险  。                                                                                                    ----------- 李嘉诚
    一般人是看到才相信,而保险是相信才看到。                   -----------周润发
发表于 2010-5-2 21:3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保险确实是需要的。

  但很多做保险的业务员却让人不可恭维。

  我相信大多数的py人不是对保险反感,而是对推销保险的那种死缠烂打的方式反感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2 21:3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Petrel


    恩  我也相信,因为他们只想业绩,所以拿最贵的投资型产品给客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2 21:4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当人们谈起保险业发展时,总不免感叹国民的保险意识淡薄。以下这一组数据足以说明这一不争的事实:2005年,世界人均保费500多美元,我国仅40多美元;发达国家人均长期寿险保单持有量为1.5件,而我

国仅0.1件;我国的家庭财产保险投保率为5%,公众责任保险投保率不足10%,即使消费者熟悉的车辆保险投保率也仅达到30%,而在发达国家这些险种的投保率都在80%以上;我国医疗费用由商业保险承担的比例不到2%,而许多发达国家往往超过50%。

  中国国民保险意识淡薄有其深刻的历史文化根源,也有其特殊的经济社会制度背景。

  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历史的农业社会。在几千年以农作物生长期为生产周期、以家庭为生产单位、以倚赖风调雨顺过上好日子为特征的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形成了注重血缘、人情和短期利益的传统文化。这样一种文化下,听天由命的宿命论主宰了人们对待风险的态度,以家庭为单位的保障和事后救助理所当然地成为人们防范风险的主要手段。这一切正好与保险这样一种以事先、主动、长期、社会和契约为特征的风险防范手段具有天壤之别。

  中国又是一个实行了30多年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制度的国家。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的生产经营由国家计划安排,城镇职工的生老病死、天灾人祸由国家统筹,农村的农民作为人民公社社员,这一切可倚赖人民公社,而人民公社则有政府这个坚强后盾。记得当年少小离家,下农村、进工厂、上大学直至进京工作,越走越远,每次远行,父母总是千叮咛万嘱咐,最后总少不了一句话,“有问题就找组织”。这个“组织”就是中国共产党,就是政府。几十年计划经济制度养成了人们对国家、对政府的依赖,其结果是人们的风险意识越来越弱,主动防范风险的意识越来越淡。

  正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国国民缺乏保险意识是千百年历史的积淀而非一时的表象,而保险不同于一般商品的产品特性又加重了人们对保险的生疏。

  保险的产品特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保险是一种非必需的服务产品。企业和个人购买保险不是为了消费,而是为了在发生风险事故时获得经济补偿,消费者难以主动意识到这种需求,也就不会积极地去了解保险。其次,作为一种无形的服务产品,依靠专门的精算技术确定出来的保费和保额,以及其复杂的保单条款使得消费者对保险产品的性能和价格难以进行直观的评估,因而在交费和理赔时就容易产生误解,发生纠纷。而对于那些并未出险,从而未能享受到保险理赔带来的利益的消费者,则更难体会到保险的价值。

  由此可见,要真正融化我国国民保险意识淡薄这块坚冰也非一日之功可成。

  这些年来,人们对保险的认识和了解主要来自于保险营销员,以致于保险营销员几乎成了保险的代名词。通过营销员普及保险知识,由于营销员推销产品的目的性太强,且难免有“老王卖瓜自卖自夸”之嫌,容易让消费者产生逆反心理。而且有时某些营销员对产品不适当的介绍,以及由此产生误解而引发的纠纷,还会带来负面效果。因此,要提高人们的保险意识,不仅需要保险业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还需要社会各界的真诚理解和鼎力支持。不久前发生的方便面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近一两年,有关油炸方便面致癌的报道不时见诸报端,引起了消费者的恐慌,并造成了对方便面行业很大的冲击。为此,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和中国营养学会于6月21日联合召开了“方便面营养论坛”,来自国家质检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工商总局、发改委、卫生部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中国消费者协会等政府部门及权威机构的领导和有关专家齐聚一堂,集体对方便面致癌风波作出评价,以消除油炸方便面致癌报道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并正式发布新闻稿,公布了“中国方便面是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生产的安全食品,食用方便面无害”的结论。令人感慨的是,我们也时常看到各种严重影响保险业形象和关于消费者纠纷案件的负面报道,虽然其中有保险公司不可推卸的责任和需要改进的问题,但确也不乏有消费者的误解和期望值过高的原因,然而却鲜有人出来为保险公司正名。或许保险业还太弱小,或许个别事件只影响个别保险公司,而不像方便面行业那样作为中国以粮食为原料的深加工食品的第一大行业,其兴衰存亡意义重大。但不可否认的是,不少部门,甚至地方政府都远远未认识到保险的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功能,很大程度上仍抱有“银行最重要,证券也重要,保险可要可不要”的旧观念。如果我们的各级地方政府、新闻媒体以及有关部门、组织在维护消费者权益、监督和曝光保险业问题的同时,也能消除偏见,及时报道在天灾人祸、生老病死中保险公司赔付所产生的积极和重要作用,无疑会对澄清误解,增强国民的保险意识产生比保险营销员的宣传大百倍的效果。

  日前,偶然结识中国商业红十字协会王树民副会长,据他介绍,去年协会已将以往对西部贫困小学生的补助方式改为为一万名小学生赠送保险,今年他们还准备将规模扩大到为十万名小学生送保险。让中国的下一代在成长过程中就亲身体会并受益于保险,还有什么比用事实说话更好的教育方式呢?

  让亿万国民对保险从生疏到了解,从了解到接受,从接受到喜爱,关键在于保险机构自身,但若没有社会各界的共识和支持,如独木行舟,何以破坚冰,行万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 21:5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保险真的骗人,那为何国家专门为保险成立一个保监会这样的国家监督管理机关?
改一个字——
如果保险真的骗人,那为何国家专门为保险成立一个保监会这样的国家监督管理机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 21:5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精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 21:5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保险不好,为什么美国放弃了雷曼兄弟,却花大笔资金拯救保险公司?
理解——
按照LZ理解是不是:银行不好,不然的话美国为什么放弃雷曼兄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 21:5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保险真的不好,为什么大家都把有三险一金的工作视为好工作?
理解——
如果小偷真的不好,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把小偷作为一个职业去做?
如果赌博真的不好,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热衷于搓麻将玩扑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 21:58:17 | 显示全部楼层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 22: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小楼并不是说保险不好,只是对保险前后的两重天态度反感而已;其实,小楼并不是说保险不好,只是对LZ的论证方法有不同看法而已!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社区动态|免责声明|隐私条款|联系我们|手机版|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 浙ICP备18042709号-3 )

浙公网安备 33032602100245号

GMT+8, 2024-6-17 00:30 , Processed in 0.07147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